红楼讲堂

中国梦·红楼情 一部红楼论古今(一) 国内外看红楼

时间:2016-04-22 16:34:40  来源:  作者:崔耀华

11.jpg

今天我们开始讲《红楼梦》。

谁都不能否定《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只有那些思想低能,确乏逻辑思维的人才对《红楼梦》采取否定的态度。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了,凡是有知之士历来就认为:“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史书也枉然”。你不信你就试一试,当你随着我们对《红楼梦》的讲座不断深入时,你会越来越感到《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你会越来越感到,世界上还没有一部文学著作可以和她相媲美。

现在《红楼梦已经传播到世界上几十个国家。除了东南亚一些邻国之外,世界上凡是发达的国家,无例外的都把《红楼梦》看成是一部世界上难得的文学艺术上的奇书。

早在1840年俄国学者瓦西里耶夫就说:“这部书语言生动活泼,情节引人入胜坦率地说,在欧洲很难找,一本书能与之相媲美。”

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日本森怀南说:“《红楼梦》是天地间一大奇书,是古今东西方最好的书……友人说我是‘红迷’”。这里“天地”二字有多大分量!?

英国《大条百科全书》认为《红楼梦》是:“第一部杰出的中国小说”,“世界最佳小说之一。”

美国学者说:《红楼梦》“使西方人进入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评论。他与“另一个世界”相联系。这是何等的高度,何等的意义呀!

德国对《红楼梦》的评价是:“一部保持完整的艺术品”,“一座文化丰碑”。“文化丰碑”,这是外国人的评论。说明这种“丰碑”在世界文化历史上所具有伟大意义。世界上还有其他许多国家等等给予高度评价,我们不一一例举了。

通过这些评论,说明《红楼梦》是宇宙之大著,天地之哲理,人间之大道,社会之规律,人心之静土,修心之必读。我们没理由不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感到骄傲和敬佩。

一种文化,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往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在香港回归时,撒切尔夫人曾说:“不要害怕中国,中国没有文化。”当然她这种话是对中国的不了解产生的一种心态。

丘几尔是英国一位著名的首相,他有一句名言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

一种文化,一种思想,往往像水和空气一样渗透到人们的每一个细胞中去,成为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生活和意志的基础。《红楼梦》一部书写了七百多个人物,世界上那个能比?它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国粹。

毛主席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除此之外还有一部红楼梦。”又说:“红楼梦不是写南女吊膀子的,贾宝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革命家。”

1938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主席对贺龙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贺龙喊着:“我没看过,我没看过,不过我不是外国人!”毛主席瞅了瞅徐海东问道:“你看过这三部小说吗?”徐海东说:“《三国》看过,《水浒》看过,这《红楼梦》嘛,不知什么意思,没看过。”主席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说得大家笑起来。

现在(2014年)英国又把《红楼梦》评为亚洲第一小说。为什么不说是世界第一?如果把《红楼梦》评为世界第一小说,那么莎士比亚又算第几?所以像瓦西里耶夫那样坦率的学者不多。

不管别人怎么说,事实总是事实。事情就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

一、我们看,一部《红楼梦》写了七百多个人物,有的人说是上千个人物。世界上有那一部小说一部书就写七百多个人物?整个《莎士比亚全集》能有多少人物?

二、《红楼梦》可以说是世界上艺术性最强,内容最丰富,思想性最强,结构最严密,结构层次最多,变化最复杂,最富哲理性的一部文学著作。比如,大家知道不知道,一个宝玉有多少名?

有贾宝玉、甄宝玉、真假宝玉、通灵宝玉、神瑛侍者宝玉、孽根祸胎宝玉、混世魔王宝玉、草寇宝玉、盖天大王宝玉、公子宝玉、二爷宝玉、怡红公子宝玉、护花主人宝玉、洞花主人宝玉、富贵闲人宝玉、无事忙宝玉等等。

每个宝玉的名字在艺术上都有特定的艺术含义。后面我们会一一加以分析。

又如一部《红楼梦》在书名上就有:《红楼梦》、《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请僧录》。而每个书名在艺术上都有特定的艺术含义。贾瑞就是因为“正照风月宝鉴”而丧了命。现在的刘心武先生何止只是“正照风月宝鉴”呀?他更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一边想着秦可卿赤条条地骑在贾珍身上,一边读《红楼梦》。这样不丧命才是怪事呢!

王蒙先生在山东电视台讲座时,所谓的宝玉和秦氏:说宝玉,他是在侄媳妇,美丽聪慧,袅娜纤巧,温柔和平的秦可卿的卧室里进行的,是在秦氏床上进行的:“男女之事,可称为‘操’、‘顶入’、‘配种’、‘干’、‘偷情’、‘睡觉’、‘巫山云雨’、‘颠鸾倒凤’、‘恩爱’、‘轻薄玩弄’、‘遭踏’、‘一夜情’”等等。

我很喜欢王蒙先生说话坦诚直白,很有风趣。但王蒙先生对《红楼梦》的解读仍然是隔岸观花,梦中做乐。仍然是不辨其真伪。

戚蓼生说《红楼梦》:“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两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

我希望王蒙先生千万也不要“正照风月宝鉴”。希望咱们能够一起共度一个安祥的晚年。“顶入”的事就不去想它了,免得白费工夫。

虽然历史上说白居易八十二岁上娶了一个二十八岁的少妇。人家白居易从小就生活条件好。白居易的朋友称赞白居易八十二岁还如此生命力旺盛,用诗写道:

       二八少妇八二郎,二人携手入洞房。

       锦水湿透鸳鸯被,一株梨花压海棠。

白居易一生风流倜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书中在地址描写上,又分大都,中都,金陵三大部分。

在艺术上,又有:真假,虚实;有无,正反;天上,人间等等。

每个主要人物又有几个丫鬟。这些丫鬟又是和主要人物的性质相互联系,相互映射的。又用十二个唱戏的女孩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性质,这在艺术上又为表现书中主要人物的性质,增加了艺术上的多层次性,等等。所以《红楼梦》在艺术上:“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真假两面,虚实相映,有无间杂,像脂砚斋所说:“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逆顺、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皱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

小说在文章结构,思想内容上有如此多的层面和内容,要想正确地解读、解开它,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就要有一定的方法。

历史上鲁迅在论红楼时把《红楼梦》看成“人情小说”,陈独秀也把《红楼梦》说成“善写人情的小说”。鲁迅在这种观念下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这里说的只是在《红楼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可能的情况和现象,并不是解读《红楼梦》的方法论。也不是对《红楼梦》的解读。只是隔岸观花而已。

历史上王国维把《红楼梦》看成是“爱情悲剧小说”,看成是悲剧中的悲剧。他的一切论述都是来源于他对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崇拜,都是为了发挥他的“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而发。他的悲观主义哲学穷尽之处,也就是他对《红楼梦》思想分析的穷尽之处。他的悲观主义哲学有多大,有多深,有多广,他对《红楼梦》的分析也只能有多大的天地。他飞奔出这个天地。有人把他吹的天上去,实际上他的哲学限定了他在《红楼梦》问题上他只能是一个低能儿。他自身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最后跳昆明湖自沉于泥泽之中。很可耻。现在对《红楼梦》的所有爱情悲剧说,都是继承了王国维的衣钵。他们宗于王国维,源于王国维,崇于王国维。只是过去的爱情悲剧,他们说的是男人带辫子,女人小脚的爱情。现代的爱情悲剧说,只不过把女人的小脚变成了大脚,把男女的爱情加上了现代的“民主,自由,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等等内容。加上了思想解放,资本主义萌芽,阶级斗争,阶级分析,政治经济学的内容等等。爱情悲剧的基本内容和概念没有变。说:“谁也不能否认《红楼梦》中写了宝玉和钗黛之间的爱情关系”,又说:“没有宝玉和钗黛之间的爱情,就没有《红楼梦》”。等等。

要想正确的解读《红楼梦》必须有一种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别的,就是“哲学”。哲学是人类的思想方法、思想观念、思维形式的一种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关于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形式及发展一般规律的学问。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普遍形式。

在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哲学体系多如牛毛,但在认识事物时,最具有普遍意义和真理性质的哲学只有三种:

一是辩证唯物论哲学,在西方就是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辩证法哲学。在中国就是几千年以来的老庄思想和现代以毛泽东思想为首、形成的辩证哲学思想体系。

第二种哲学体系就是“形式逻辑哲学体系”。这种哲学在西方就是希腊哲学,在中国发发展的很早但没有很好的继承发展。它最早是由大思想家哲学家韩非创立的。在现代形式逻辑哲学最典型的就是数学中的“数学逻辑”。现在数学逻辑学已经发展为完全的符号化。

第三种哲学就是现代的“系统论”哲学。这种哲学是由辩证法哲学和形式逻辑哲学二者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哲学体系。

辩证法哲学在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时,它的优点就是主张对事物从整体上,从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加以观察,考察,分析,研究,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强调事物的整体性,连续性。但它往往对事物不注重在局部问题上进行精细的分析和量化分析。对事物在宏观上,整体上,大方向上可以做到高瞻远瞩,但往往在局部上,细节上缺乏量化分析。

形式逻辑哲学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强调对事物在局部上进行精细的分析,使之精细化,量化,标准化,乃至形式化,符号化,格式化。在逻辑上要求无矛盾性,不能自相矛盾,所谓的排中律。非此即彼,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除此之外都是费话。但它往往丢掉对事物的整体观念,往往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即人们所说的一孔之见。形式逻辑发展到今天的极端形式就是现代的数学逻辑形式。现代的数学逻辑,把因为、所以、包含、条件、因素等等,都一律用符号进行演算,把所有语言都进行符号化。如现代归纳逻辑与概率逻辑:abc……表示命题。Λ为“合取”,V为“析取”,┒表示“否定”,→表示“蕴含”等等。一篇数学阐述都是一篇符号,没有一般文字。

系统论恰恰综合了形式逻辑哲学和辩证哲学两方面都具有的性质。它既从事物的系统上,整体上,全面的考虑问题,保持对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系统进行数量上的分析和研究。这种分析方法正好适合对《红楼梦》这样一部十分复杂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

我对《红楼梦》的研究,在哲学上,方法上有五大宝:

   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论。

   二是系统论哲学。

   三是形式逻辑哲学。

   四是老庄辩证哲学。

五是庄子的艺术思想、艺术方法。

我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忠实信徒。我用辩证唯物论哲学在我人生中创造和完成了两件得心应手的事。一是解读了《红楼梦》。二是创造了几千年来世界上一种全新的数学物理学新体系:《运动几何学》。

   《运动几何学》揭示了欧氏几何、罗氏几何、黎曼几何、牛顿运动学、伽利略自由落体垂直概念、爱因斯坦相对论局部惯性概念、距离缩短、时空弯曲等等数学上的本质,和它们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并且对哈勃宇宙膨胀,宇宙形成给出了完全新的解释和论证。并且在数学上得到著名数学家林群院士的肯定。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有人正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在进行研究。如果这个完全新的科学体系得到成功,这将是几千年来中国第一次有了中国自己独立开创的自然科学体系。所有这些成绩,都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中国几千年的老庄哲学思想体系。它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辩证哲学,具体的、系统的、以数学、物理、宇宙论的形式,破天荒的应用于自然科学之中。它证明了辩证唯物论哲学的普遍的巨大的真理性。

我终究是一个老态龙钟白发苍苍的老人了。思维和语言反应没有年轻人那么敏捷。现在已经是满脸沟壑。有的地方像喜马拉雅山,祁连山,高高耸起,白雪皑皑,头上一片白云。有的地方像长江黄河,穿流过高山峻岭,沟壑纵横。老泪纵横,满脸春秋,不知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春夏秋冬。现在无法和人家年轻人相比,年轻人风华正茂,长得像一朵花一样,翩翩然,招花引蝶,四处溢香。但“日边红杏倚云栽,翩翩仙子下凡来。不识元妃真面目,蜂蝶纷飞乱疑猜”。

但老气横秋也有老的可看之处。不是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吗?有时晚霞如彩,那彩霞辉映下的草原有时更为壮观,别有一种风情和气度。

         可怜人生太痴情,崎岖小路苦攀蹬。

十年一场科学梦,留得红楼薄幸名。

红有红的娇艳,白有白的幽香。白梅花也很好看吗!?你看满头白发像不像一株雪中白梅?刘志林为《丹道天成解红楼》题录一首《白梅赞》:

       谁家女儿别样妆,迎雪含笑报春阳。

罗裙随风如飘雪,隔篱暗送一股香。

回眸一顾能醉骨,足使狂儿枉断肠。

要想争艳当如此,莫待春去费思量。

你要想得到智慧,你就要爱得住寂寞,听我慢慢讲来,虽然不那么妖艳,但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你要是为了大饱眼福,为了风狂,你可以追到香港跳海自杀。

《红楼梦》在内容组成上由几大内容:

     1、政治方法上,以《水浒》中的108个人物与《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相呼应,互相映射,互相联系。

     2、作品在思想上,以老庄思想对社会理念的阐述。

     3、在故事内容上,以大都、中都、金陵代表作品社会历史的背景进行阐述。大都指长安,以汉唐为主。中都以北京清帝王所在之地为背景。金陵以六朝胜迹和作者之家代表书中的历史所在地。故书中有骂,有批,有贬,有歌,有诵,有唱,有赞。

六、二百多年来在《红楼梦》研究中,我解决了“二百多年”来能称得上第一的问题有哪些:

    11993年:我第一个系统的提出:两赋论。

    21993年:我第一个系统的提出:女儿概念。

    31993年:我第一个系统的提出:意淫概念。

    41993年:我第一个系统的提出:宝玉的一半是宝钗,另一半是黛玉。宝钗黛玉共同构成宝玉,宝钗占一个宝字,黛玉占一个玉字。

    51993年:我第一次提出书中史老太太史家代表中国的历史。

    61993年:我第一次提出王夫人之王家代表帝王之王法之王。

    71993年:我第一个提出薛家代表历史上的“货殖”阶级。

    81993年:我第一次解决了秦氏室内陈设的艺术意义和性质问题。

    91999年:我第一次提出“金马玉堂”之典来解释贾家。

    102007年:我第一次提出贾雨村为什么称法家为“大恶者”和孔子诛少正卯的问题。

    112007年:我第一次提出秦氏指历史上何人何事的问题。

    122007年:我第一次秦氏何时生何时死,死时五十岁之“老朽”问题。

    132007年:我第一个搞清北静王所指何人问题。

    142007年:我第一次系统的论述秦氏判词中自杀和书中病死矛盾问题。

    152007年:我第一次提出宝玉所游太虚是秦之太虚,秦之世界。

    162007年:我第一次提出太虚代表宇宙、世界观。

    172007年:我第一次系统的论述多姑娘和贾琏之间不是写男女之淫。

    182007年:我第一次提出《红楼梦》中没有一件事是写男女两性关系之淫。

    192007年:我第一次提出贾瑞和凤姐、贾珍和秦氏等等不是写男女两性之淫。

    202007年: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提出《红楼梦》经书说。

    212009年:我第一次对历史上的秦氏进行系统的论述和他的历史意义。

    222009年:我第一次系统的阐述薛宝钗为什么姓“薛”。

    232009年:我第一次系统的提出薛姨妈为什么和王夫人是姐妹关系,为什么和王夫人同乐。

    242014年:我将系统的阐述“神瑛侍者”、《红楼梦》和《水浒》的关系。

    252014年:我将系统的阐述元春的生死和二十年的问题。

    262014年:我们将系统的阐述宝玉祖上四代人的问题。

如果把我们在二百多年来所有“第一”,都提出来,就会有上百个。现在有人基本上是全面的在抄我的一些观点,有的是在我的观点上打补丁,必要时我们会提出侵权问题。(此文章谨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