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评述
李玉海:崔耀华先生及其创立的 《红楼梦》“经书说”
崔耀华先生及其创立的 《红楼梦》“经书说”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先生们、女士们: 近二十年来,在“红学”研究领域异军突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就是崔耀华先生所创立的“经书说”。 崔先生是活跃在当今“红学”研究领域的一位杰出的红学家。从1993年以来,先后出版了《红楼探幽》《情解红楼》《红楼梦续—后四十回新编》《误解红楼—刘心武之“秦学”》《否定群雄解红楼》《红楼梦诗词曲语正解》《丹道天成解红楼》等7部红学方面的研究著作。他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政治、历史和哲学的高度,运用系统工程论的观点和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红楼梦》,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创建了“经书说”。 根据他的研究,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红楼梦》,可以表述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通过描写、刻画宝玉等一干风流人物“造劫历世”,是在向世人传播老庄思想;书中通过描述建立以老庄思想为指导的大观园,来阐述曹公本人的政治主张、社会理念和理想社会模式。崔先生通过潜心研究和充分论证,得出的结论是:《红楼梦》不是爱情小说,不是自传,不是人情小说,不是世俗小说;是一部用老庄哲学对中国社会、历史、思想意识流派与政治流派发展过程加以分析和阐述的经书,是继《道德经》、《南华经》之后的一部《石头经》。崔先生如此认识《红楼梦》的主题以及曹公的创作动机、创作意图和创作思想,无疑极具创新性、颠覆性与震撼性,是对当今《红楼梦》研究主流派“爱情悲剧小说论”的无情否定与尖锐挑战,为真正按照曹公的本意来解读、诠释《红楼梦》,开辟了正确的方向与途径。
崔先生明察秋毫,首次提出“两赋论”是贯穿全书的一个政治总纲,是书中主要人物、主要故事内容的主线索,在全书具有统领作用。这一论述,对于读懂《红楼梦》具有关键性的意义。“爱情说”的红学家们则完全没有读懂“两赋论”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离开“两赋论”这个总纲,就读不懂《红楼梦》,任何解读都是空中楼阁。 崔先生首次提出只有掌握“正照和反照风月鉴”的艺术,才能读懂《红楼梦》。正照和反照,就是看《红楼梦》的正面和反面。将《红楼梦》看成是爱情小说,是属“正照风月鉴”,看到的都是公子哥儿、小姐的一面,都是作品的外在形式,是“假”的一面。书中的“真”就是“反照风月鉴”,即书中背面所隐者。书中的反叛人物本质是草寇,但他们穿着公子小姐的艺术外衣。大观园中108个女儿与《水浒》中的“108草寇”间存在着暗和与玄机。“爱情说”同样没有读懂“风月宝鉴”所蕴藏的艺术性,只懂得“正照”,不明白“反照”的玄机与奥妙。 崔先生对“通灵”、“意淫”、“女儿”、“花园”等等概念给予了新的诠释。如“意淫”宗于“两赋论”,它有着特殊的含意,代表先进人物追求真理的政治态度和赤诚之心。称宝玉为古今第一淫人,代表对古今真理追求最执着、最赤诚之意。“女儿”代表社会事物中的新生事物,是真美善的代称。 崔先生提出要掌握书中“万事皆比”的艺术原则。书中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山、河、水等,皆以比而论事。一年四季也是以比而论事。书中描写宝玉喜欢吃姑娘嘴上的胭脂,这是把宝玉在众女儿中传播思想和真理,比作蜜蜂爱弄花儿、弄粉儿。 崔先生独具慧眼,揭示出书中的人物是活的,但又是一种概念化的抽象,他们都是作者为了阐经说道、述理论哲而设置的代词和代称,是某种哲学思想和社会阶层的代表;《红楼梦》中大量描写的是日常琐事,实际上是用日常琐事寓重大哲理和治世之道。 崔先生指出,《红楼梦》全书在结构、情节上,相互联系、相互映照,使作品形成结构严密、逻辑性极强的整体性;在艺术方法上,是集中国文学艺术方法之大成,所以它是世界文学表述方法上最为复杂,层次最多、内涵最深,需要读者反复推敲的一部文学作品。 崔先生揭示出《红楼梦》是一部蕴藏着极为深刻的政治、历史、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的伟大著作。全书写了九百多个人物,其政治性,思想性,哲学性,艺术性,世界上没有一部文学作品可以和它相媲美。《红楼梦》的艺术可以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无一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爱情悲剧说”完全“不识庐山真面目”,大大低估甚至歪曲了《红楼梦》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对《红楼梦》深刻的政治性、哲学性则毫无认识。 在崔先生的著作中,对《红楼梦》逐人逐事,逐回逐段,逐诗逐词,一一予以诠释梳理。百年来许多学者曾经提出但不得其解的或者有意回避的诸多悬疑,他都一一给以破解。崔先生思想深邃诡异,深不可测。他的解析妙不可言,仿佛从天外飘来,匪夷所思,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但又使人折服。 崔先生解析《红楼梦》之所据,完全来自《红楼梦》本身的字里行间。更令人叹服的,是与脂砚斋的评解相吻合,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崔先生的研究揭示出曹公独具匠心、拍案称绝的设计;巧夺天工、美妙绝伦的构思;妙不可言的字字设喻、事事有隐、处处玄机;展示了曹公无与伦比的巨大智慧,惊天地、泣鬼神般的创造天赋;揭示了巨著《红楼梦》原本具有的政治、历史、哲学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极高的学术成就及其震撼心灵的文学艺术魅力。曹雪芹不仅如通常所认为的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学者和革命家。
崔先生理科出身,文理兼通,造诣非凡,满腹经纶,研究功力深厚。他对红学研究所以取得颠覆性的突破,除源于他才华横溢、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外,还由于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哲学修养,具有自然科学研究者的缜密逻辑思维以及自如运用系统工程论研究方法的能力,思想活跃,思维迥异,勇于挑战与创新。特别是在研究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在崔先生的著作中,他以犀利的笔锋,对“爱情悲剧说”、“自传说”、“索隐派”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指明道姓的进行猛烈地批判与否定。但多年以来,这些人却始终保持沉默,无人辩驳与回击,十分耐人寻味。面对崔先生极具说服力与震撼力的挑战,他们除了沉默,或许别无其他选择。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崔先生在《红楼梦》研究中的突破与颠覆,并非是工作在专门的文学研究机构所取得的,而是在一无经费、二无助手、三无单位支持,孤军奋战,全凭一己之力完成的,所付出的艰辛难以想象,十分令人钦佩与赞叹。他还于2008年出版了富有创新性的《运动几何学》一书。崔先生是一位难得的奇才,是一位肯下苦功夫扎扎实实做学问的学者,令人肃然起敬。 (李(李玉海,曾任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秘书,中国科学院原技术条件局局长,中国科学院科技产品销售网络管委会原主任,《竺可桢全集》副主编。)
崔 |
相关阅读:
·文理双居首 两秀聚一身 论崔耀华之惊人创造 2016-04-20
·苏叔阳:好一本奇书 读《红楼探幽》 2016-04-20
·李墨卿:我眼中的崔耀华 2016-04-14
·张亚光:崔耀华的“红楼”情结 20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