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中国临淄被认定是“妫姓孙氏”起源地
2017年7月15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万豪酒店,欢声笑语,人声鼎沸,“妫姓孙氏起源考”论证会在这里隆重开幕。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玮,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记者、《文摘报》社原总编辑马宝珠等来自全国的12位文史学、姓氏学和齐文化专家,新华社、山东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临淄区稷下街道办事处、临淄区齐兵学研究会部分领导和孙氏族人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会上,临淄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国爱梅致辞,“妫姓孙氏起源考”论证会组委会做了筹备工作报告,课题组详细介绍了“妫姓孙氏起源考”初步成果,经过专家反复讨论一致认定中国临淄是妫姓孙氏起源地。 揭牌仪式
7月16日,在临淄区稷下文化园,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玮,临淄区副区长李玲共同为“中国临淄妫姓孙氏起源地”揭牌。
中国临淄认定是“妫姓孙氏”起源地
史料翔实、论证缜密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妫姓孙氏起源考”论证会上,各位教授、专家充分肯定了临淄区齐文化中心、临淄区稷下街道办事处、临淄区齐兵学研究会,在弘扬传统文化,研究妫姓孙氏起源课题方面取得的成果,对课题组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大加赞扬。
各位教授、专家结合各自学术特点,坚持严肃认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经过半天的研究讨论、反复斟酌,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认定中国临淄是“妫姓孙氏”起源地。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玮代表专家组宣读了论证意见:
第一,孙姓是中华大姓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孙仅排赵姓、钱姓之后,位列第3。截至2012年,孙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在第12位,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在孙姓源流史上,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名人,这些文化名人与全体族人一起书写了妫姓孙氏族的华美篇章,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作出了积圾贡献。孙姓文化是一块瑰宝。希望今天和今后的妫姓孙氏族人保护好、研究好、开发好、利用好宝贵的孙姓文化,光前裕后,敦亲睦族,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第二,与会专家同意《妫姓孙氏起源考》关于孙书为妫姓孙氏得氏始祖的结论。报告认为,妫姓源于大舜,属于我国上古八大姓之一。西周武王时期,大舜后裔妫满封陈建国,谥号陈胡公,是为妫姓陈氏得氏始祖。春秋齐桓公时期,陈国公子陈完避乱奔齐,被齐桓公任为工正,并改为田氏,成为妫姓田氏得氏始祖。春秋末齐景公时期,田书作为田完的五世孙,因军功被齐景公赐为孙氏,并赐乐安为采邑。他如同田完一样,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上承陈(田)氏,下启孙氏,成了妫姓孙氏的得氏始祖。报告认为,从大舜到陈胡公到田完再至孙书,从妫姓到陈氏到田氏终至孙氏,脉络清晰、考证确凿、具有可信性。
第三,与会专家同意《妫姓孙氏起源考》关于临淄是妫姓孙氏起源地的结论。史料记载,大舜的主要活动地点,比如诸冯、历山、雷泽、负夏、河滨等,都在今山东境内。春秋前中期,陈(田)完逃难至齐国,至春秋晚期,陈完五世孙田乞执国政,已成齐国一大显赫的异姓大贵族。这一家族作为国人,世居齐都临淄。而田完的另一五世孙,妫姓孙氏得氏始祖孙书则家居临淄鱼里。妫姓孙氏的起源地是山东临淄。专家组认为这一论断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论从史出,实事求是。
第四,课题组选题准确。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具体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姓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姓氏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因而,《妫姓孙氏起源考》符合中央精神,适应时代需要,很有意义和价值。
第五,课题组用功甚勤,取得了扎实成果。课题组构成合理,成员均是中国历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他们弘扬传统史学道德,重守史学研究规范,实事求是,论从史出,深入研究,认真求证。他们的研究成果《妫姓孙氏起源考》史料翔实,论证缜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六,古代兵学是妫姓孙氏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先秦时期,妫姓孙氏名人辈出,彪炳青史,荦荦大者有孙书、孙武、孙膑。孙武为孙书之孙,孙膑为孙武后世孙。三人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和名将。尤其是孙武被誉为中国古代兵圣、兵家鼻祖,《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被誉为武学圣典。专家认为,古代兵学是妫姓孙氏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
![]() 专家组成员名单
组长:
王 玮 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员:
马宝珠 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高级记者。《文摘报》社原总编辑
范庆桦 中国管子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
闫爱民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 勇 天津市兵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兼职教授,天津市史学会原副理事长
康香阁 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朱亚非 山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奇立 山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裴传永 山东省委党校教授
孙聚友 山东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
张 进 山东社科院宗教学所所长,研究员
宣兆琦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稷下研究院院长
姓氏文化研究
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弘扬我们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家规、家风、家训,教育我们的青少年。”充分肯定了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姓氏文化。姓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深深的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流淌在我们的血管里面。
![]() 专家组强调中央“两办”的文件充分肯定了姓氏文化的重要性,“妫姓孙氏”起源地论证会的召开恰逢当时,认为这个课题的选题是符合中央精神的,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姓氏文化研究有利于溯本求源,有利于提升凝聚力,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孙姓文化的研究助力齐文化发扬光大
淄博市临淄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临淄作为齐文化发祥地,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涌现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等一大批明君贤臣,对华夏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新时期的齐文化研究和开发,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前,基本上没有一个独立的齐文化概念,更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被学术界认可的独立的齐文化学科。那个时候总是把齐文化和鲁文化合为一体讲齐鲁文化,或者把齐文化和燕文化合为一体,叫燕齐文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现在,仅仅三十多年的时间,齐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可以说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关注。齐文化中的姓氏文化弘扬也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姜氏文化,姜太公作为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姓又是大姓,为姜姓文化开发和研究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祭姜的活动已经持续了十几届,几乎每年9月12号,姜太公诞辰这一天,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祭姜大典。在祭姜活动的带动下,高姓文化、崔氏文化,包括卢氏文化,这些大族他们的宗族文化,包括姓氏文化的开发和研究都逐步发展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妫姓孙氏族人提出了妫姓孙氏的研究开发,专家组认为这是非常恰当的,非常有必要的。在先秦齐国八百年的历史,前面是姜齐,后面是田齐,田齐的后面的一支就是孙书、孙武、孙膑这一支,这一支的文化的发展对华夏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是无可替代的,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弘扬的价值。研究好、弘扬好、利用好妫姓孙姓文化,对齐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丰富了齐文化的内涵,更会把齐文化往前推进了一步。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对齐文化的研究空前重视,省“十三五”发展规划里,专门提到“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孙姓文化的深入研究对此也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孙姓文化与齐兵学研究
密不可分
“妫姓孙氏”得氏始祖孙书的后人孙武、孙膑被称为兵圣、亚圣,对世界军事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一直被奉为兵家圣典,在古今中外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推崇。齐兵学研究经历千年而不衰,当前对齐兵学的研究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本研究具体战役战术的兵书和军事理论著作,而是结合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为一体的战略指导纲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近现代;无论是在华夏大地,还是在异域他国,《孙子兵法》都已经成为了战略决策者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决策依据。《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开拓和发展。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来临之际,《孙子兵法》研究更有意义,《孙子兵法》不受历史局限性的战略指导意义,在当今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战争中,它在作战方针、战术制定,以及战略思想,仍体现出极其珍贵的科学价值。在全民同心实现强国强军的中国梦的伟大时刻,推动齐兵学研究事业创新发展,具有其新的时代内涵。
![]() 兵圣孙武祖父孙书即为妫姓孙得氏始祖,孙武自幼深受孙姓文化熏陶,对其后来的成长、发展、建功、著书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研究齐兵学就不能脱离孙姓文化的研究,两者互相渗透、密不可分。
让孙姓文化资源“活起来”
据悉,临淄区齐兵学研究会将借此次论证会的契机,总结本次论证会和前期研究成果,逐步让文化研究成果“活起来”。一是要筹建孙氏起源纪念馆,二是要筹建古兵学博物馆。
在浩瀚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华孙氏创造了辉煌灿烂、永载史册的孙姓文化,涌现出炫若繁星的历史伟人和众多明贤精英,如:兵圣孙武、亚圣孙膑,药王孙思邈,吴大帝孙权,国父孙中山,宰相孙叔敖,大儒巨学孙炎、孙复、孙康,帝师重臣孙嘉淦,军事家孙万登、孙立人,以及古代、近代名人精英,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各个历史阶段中,立志报国、一往无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人类的和平安危和兴旺发达历下不朽功勋,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品格,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实践,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愤怒与悲悯,他们的慷慨与激越,他们的理智思考与无畏勇气,在孙氏历史长廊中荡气回肠,催人奋进。为了更好的对辉煌灿烂的孙姓文化进行保护、挖掘、继承和发展,齐兵学研究会将搜集孙氏名人史料,梳理孙氏世系脉络,筹备孙氏起源纪念馆,开设孙氏名人馆,展示历代孙氏名人的生平事迹、人文史料和历史文物,打造全国孙氏家谱收藏研究中心,使其成为研究孙姓文化的阵地和平台,不断发扬光大孙姓文化。
筹建古兵学博物馆,齐兵学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孙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齐兵学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临淄区齐兵学研究会将积极筹备古兵学博物馆建设项目,打造齐兵学文化品牌,进一步发扬齐文化思想。古兵学博物馆将集学术研究、展示宣传、文化传承、体验教育与一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知齐兵学文化,对古兵学文化的宣传和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相关阅读:
·10市山东茶虎年春节齐团拜!一起来看“史诗级”身世录 2022-02-14
·首届中国乡村振兴春节联欢晚会暨中华雷锋志愿者表彰大会 2022-01-26
·潘长江、敬一丹、黄绮珊翔雲兄弟等明星送五福,首届乡村振兴春晚 2022-01-26
·守山大叔将亮相首届中国乡村振兴春晚 乡村振兴示范村将授牌 2022-01-26
·准备就绪!首届中国乡村振兴春节联欢晚会,今晚18:30与你见面! 2022-01-26
·“双碳经济”?“乡村振兴如何高质量发展”?这场论坛上专家学者 2022-01-26
·首届中国乡村振兴春节联欢晚会暨中华雷锋志愿者表彰大会 2022-01-26
·潘长江、敬一丹、黄绮珊翔雲兄弟等明星送五福,首届乡村振兴春晚 2022-01-26
·守山大叔将亮相首届中国乡村振兴春晚 乡村振兴示范村将授牌 2022-01-26
·准备就绪!首届中国乡村振兴春节联欢晚会,今晚18:30与你见面! 2022-01-26
·“双碳经济”?“乡村振兴如何高质量发展”?这场论坛上专家学者 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