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来源于人民 服务人民 —— 吴为山:让“功夫”作为传统文化代表词助力中国梦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繁荣艺术创作生产,健全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保障机制。优化创作生产和成果展示平台。加强艺术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勇于创新创造,引领社会风尚,攀登艺术高峰。要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对于当代艺术家创作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两会上,记者专访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艺术家委员,他们是:王文章、冯远、吴为山、田黎明。这四位位委员,他们不仅创作丰盛,引领时代,也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心系民生、关怀百姓,有着深刻的文化自觉,关心文艺发展的方方面面,与记者畅谈艺术创作、公关文化服务、美术教育等话题,在这个春天里,给书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剂强心针,一抹抹新色彩,如春茶之韵,余香袅袅,历久弥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而且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吴为山:让“功夫”作为传统文化代表词助力中国梦 一席长发飘飘,诗意洒脱的艺术家气质中融入着中国式的内敛与沉稳,一开口便是参政议政的责任与担当。 他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他的作品,具有其“诗风荡漾、文气堂堂”、“形神兼备、气象万千”的独特意象风格;他年少成名,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雕塑艺术家;他为此热心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多次奔走呼吁——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记者:我们获悉,您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把“功夫”确立为中国文化代表词。对此,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好大外宣层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吴为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系我国在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 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对外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2015年,一项针对美、英、法、日、韩、澳等六国普通民众进行的调研表明, 目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整体偏低;二是中国文化产品供给与国外民众兴趣点脱节; 三是文化传播渠道与外国民众媒介使用习惯存在偏差。 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炼既能反映当代中国形象, 又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深受中外民众认可和喜爱的中国文化符号。 记者:基于“功夫”为代表的文脉相承,您认为作为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符号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吴为山:第一,源于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二,生命力强,群众基础广泛;第三,便于传播,能够被普通民众所接受;第四,具有国际影响力,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悉;第五, 内涵丰富, 各个阶层的民众都能从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在众多文化符号中,功夫是最符合以上五个标准的中国文化符号。 此外, “武术”是最符合文化传播规律的符号。武术作为大众文化产品, 其表演功能最易被普通外国民众所接受。通过武术吸引尽可能多的国外民众关注中国文化, 是对外宣传的第一步。 记者: “制止侵袭”的和平思想阐述和平崛起理念、助力中国品牌的转型升级、宣传中国道路的重要支柱等方面, “功夫”起到哪些作用? 吴为山:中国功夫的发达,与我国战乱频繁的特殊历史有关。中国功夫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倡导的是消停战事、维护和平。随着功夫文化在国际上不断深入人心,中国人爱好和平、 维护正义的精神追求将被更多的国外民众所认可,中国倡导的“和平崛起”将在国际社会赢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在助力中国品牌的转型升级方面,功夫具有时间、精力、造诣等多重含义。文化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中国制造的品牌升级,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文化支撑。国内企业借助功夫文化的深入传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产品的关联营销, 将有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功夫有“本领”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伟大胜利,其中的一大法宝就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可表述为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强、功夫深。但是,中国的道路与西方的道路尤其是政治体制有着巨大的差别, 不易被国外民众所理解。 借助中国功夫文化的传播,功夫所具有的“本领”内涵将被国外民众所熟知。 记者:您作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对于大师作品的传承与保护,有哪些举措? 吴为山:首先这些馆藏作品时间很长,历年来存在馆里,尽管有些是大师的作品,但是放在库房里,很难散发他们的精神,所以需要拿出来梳理一下。 现在有很多作品年久失修,像油画开裂国画发霉雕塑发朽,这些都是物质状态,就像人一样,物质状态影响精神状态。所以,一方面需要通过梳理整体对它们进行研究修复,另一方面把它们的内容题材、精神面貌、思想性等要进行梳理展览。 在此基础上,各个美术馆博物馆需要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本单位的收藏更是国家的财富,各个美术馆要互通藏品。从而,使全国的藏品整合起来,为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现代的创作来作出贡献。 这些作品是人民艺术家创造的, 它包含了时代的精神和历代艺术家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伟大的创造, 实际上是时代的精品,要让这些作品发挥作用,就必须拿出来展览。我想从这些精典的作品当中,看到时代面貌、看到当时的人的精神面貌、看到艺术家的创作风向……这些,都可以跃然纸上,习近平总主席讲有道德有温度,好的作品里面就有这些东西。 记者:如何把中国美术馆的优秀馆藏与大众美术教育相融合? 吴为山:要抓一些重要的点,比如说低龄儿童和老龄人的教育。公共教育不仅要利用本地本馆的资源,还要利用社会整体的资源,比如说用好媒体。我们做新媒体,通过微信平台把优秀的馆藏作品去放大及推广。 我们有微信平台和官网,但这是不够的,因为关心美术馆网站的毕竟是少数人,所以希望公共媒体多加入。做大众美术教育,需要有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只有普及到大众当中去, 它才算真正的存在
一席长发飘飘,诗意洒脱的艺术家气质中融入着中国式的内敛与沉稳,一开口便是参政议政的责任与担当。 他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他的作品,具有其“诗风荡漾、文气堂堂”、“形神兼备、气象万千”的独特意象风格;他年少成名,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雕塑艺术家;他为此热心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多次奔走呼吁——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记者:我们获悉,您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把“功夫”确立为中国文化代表词。对此,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好大外宣层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吴为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系我国在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 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对外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2015年,一项针对美、英、法、日、韩、澳等六国普通民众进行的调研表明, 目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整体偏低;二是中国文化产品供给与国外民众兴趣点脱节; 三是文化传播渠道与外国民众媒介使用习惯存在偏差。 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炼既能反映当代中国形象, 又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深受中外民众认可和喜爱的中国文化符号。 记者:基于“功夫”为代表的文脉相承,您认为作为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符号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吴为山:第一,源于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二,生命力强,群众基础广泛;第三,便于传播,能够被普通民众所接受;第四,具有国际影响力,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悉;第五, 内涵丰富, 各个阶层的民众都能从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在众多文化符号中,功夫是最符合以上五个标准的中国文化符号。 此外, “武术”是最符合文化传播规律的符号。武术作为大众文化产品, 其表演功能最易被普通外国民众所接受。通过武术吸引尽可能多的国外民众关注中国文化, 是对外宣传的第一步。 记者: “制止侵袭”的和平思想阐述和平崛起理念、助力中国品牌的转型升级、宣传中国道路的重要支柱等方面, “功夫”起到哪些作用? 吴为山:中国功夫的发达,与我国战乱频繁的特殊历史有关。中国功夫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倡导的是消停战事、维护和平。随着功夫文化在国际上不断深入人心,中国人爱好和平、 维护正义的精神追求将被更多的国外民众所认可,中国倡导的“和平崛起”将在国际社会赢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在助力中国品牌的转型升级方面,功夫具有时间、精力、造诣等多重含义。文化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中国制造的品牌升级,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文化支撑。国内企业借助功夫文化的深入传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产品的关联营销, 将有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功夫有“本领”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伟大胜利,其中的一大法宝就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可表述为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强、功夫深。但是,中国的道路与西方的道路尤其是政治体制有着巨大的差别, 不易被国外民众所理解。 借助中国功夫文化的传播,功夫所具有的“本领”内涵将被国外民众所熟知。 记者:您作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对于大师作品的传承与保护,有哪些举措? 吴为山:首先这些馆藏作品时间很长,历年来存在馆里,尽管有些是大师的作品,但是放在库房里,很难散发他们的精神,所以需要拿出来梳理一下。 现在有很多作品年久失修,像油画开裂国画发霉雕塑发朽,这些都是物质状态,就像人一样,物质状态影响精神状态。所以,一方面需要通过梳理整体对它们进行研究修复,另一方面把它们的内容题材、精神面貌、思想性等要进行梳理展览。 在此基础上,各个美术馆博物馆需要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本单位的收藏更是国家的财富,各个美术馆要互通藏品。从而,使全国的藏品整合起来,为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现代的创作来作出贡献。 这些作品是人民艺术家创造的, 它包含了时代的精神和历代艺术家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伟大的创造, 实际上是时代的精品,要让这些作品发挥作用,就必须拿出来展览。我想从这些精典的作品当中,看到时代面貌、看到当时的人的精神面貌、看到艺术家的创作风向……这些,都可以跃然纸上,习近平总主席讲有道德有温度,好的作品里面就有这些东西。 记者:如何把中国美术馆的优秀馆藏与大众美术教育相融合? 吴为山:要抓一些重要的点,比如说低龄儿童和老龄人的教育。公共教育不仅要利用本地本馆的资源,还要利用社会整体的资源,比如说用好媒体。我们做新媒体,通过微信平台把优秀的馆藏作品去放大及推广。 我们有微信平台和官网,但这是不够的,因为关心美术馆网站的毕竟是少数人,所以希望公共媒体多加入。做大众美术教育,需要有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只有普及到大众当中去, 它才算真正的存在
|
相关阅读:
·你可以永远相信这届年轻人 2022-02-22
·体育时评:真正无与伦比,中国交出完美答卷 2022-02-21
·一觉醒来,俄罗斯采取行动了! 2022-02-18
·人民日报推荐:自我管理的9个好习惯 2022-02-14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揭幕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