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洲专栏
中国政治的诗歌地理(组诗)
黄亚洲,诗人、作家。1949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曾就读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诗刊》编委、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游记名家联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曾任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1970年开始诗歌创作。1980年开始小说、散文、影视剧本创作。已出版各类文学专著30余部,其中诗集22部。诗集《父亲,父亲》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诗集《行吟长征路》获第四届中国鲁迅文学奖,诗集《狂风》获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银奖,组诗《行吟孔子故里》获第二届中国李白诗歌奖金奖。 中国政治的诗歌地理(组诗) 黄亚洲
《北京天安门》
想起五四那会儿,为山东安危 有决死的学生,从城楼跳下 一九一九后,再无人跳楼,却可以直接 在城楼上死亡
有的,前一刻还在检阅招手,突然 就不省人事 有的,前一天还被写入党章,瞬间 礼花四溅
八只喜气洋洋的灯笼,从未被烧穿过 八杆红旗,始终指示风向 正步走,敬礼,我们从来是 华表上细腻的龙鳞
用蒙古袍子和藏家袖子扑打你 用库尔班大叔的驴子驮起你 把你死死捆在歌曲里 用三拍子和四拍子鞭笞你
隔三岔五装修一次 我们累了,你始终艳丽,但 我看见,史书的插页上,你一直是黑白照片 惟一鲜亮的,是城楼下 跳者剥落的血
《故 宫》
一群琉璃瓦,遮盖着 中国
“皇上驾到”的棉长尾音 响彻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每一道门槛都忙于接驾,趴低身姿 每一双软底靴,都走动阳谋与阴谋
阉人们也参乎政治 以丢失身体的部分精华作为代价,那是一类 钥匙模样的东西
太和殿外的两口大缸,分别储存长江与黄河 全部的液体,虽说是用来救火 但也可能,水漫金山
沿着历史的中轴线,我从南面的午门走入 出北面的神武,把自己 走成一部史书
把我的左肋骨排列成荣耀,右肋骨排列成屈辱 所以我的肋间,经常神经性疼痛 我飘动的头发 是灰黑的书签
每隔三年,我都来这里翻动一遍自己 幸亏我读这部书的时代,门外 已经有了定时的背景音乐 那是国旗班,升旗收旗
《京城,前门》
忽然想起 前门与老北京其实是同一个词汇 中间的距离,只是一道半步就跨过的大栅栏
忽然想起,前门这个字眼多么亲切 让午门属于皇室吧,前门可是属于百姓的 前门的声音全是大碗茶嘟噜嘟噜的声音,还有 同仁堂、内联升、全聚德、六必居 那些字正腔圆的吆喝
自京奉、京张铁路开通 前门就一遍遍拉响汽笛,对中堂毫无顾忌 没啥的,真可以让千奇百怪的西洋钟表和留声机 参与度量中国历史
想起,多少幕后英雄都在前门进出 生旦净末丑,都敢在前门变脸、喷火 前门不是中堂与后宫,前门什么都在太阳底下
想起,北京一路走来 一笔笔账,其实都记在前门
前门的胸襟特别宽阔 但也像一场晚集,总有打烊结清的一刻 那时候,大碗茶必是见底了 中国咂咂嘴巴,再举起 细嘴茶壶,倒出另一碗历史
那时候,生旦净末丑照样俱在 依旧,字正腔圆
《毛主席纪念堂》
从韶山升起的太阳,最终 坠于天安门广场正中央 这样的运行轨迹,天文学家很费思量
那一年我排长队瞻仰,见他额头蜡黄,而 溯前十年,同样的额头却闪耀金光 他的车队由西向东,右臂高扬 广场葵花盛放
葵花上的露水,流在我双颊上 黄河一样黄,长江一样长
他在中国做了很多事 有人前赴后继,有人家破人亡 我的一生,以及我所有亲人的一生 全部脚纹,皆呈现于他宽厚的手掌
瞻仰时分没有流泪,是我再没有权利 很有点污染了,我的黄河,我的长江 一个人躺平了,历史依旧竖着 不变的臂膀,依旧在那里高扬
总觉得,太阳的运行没有按正常轨迹 虽说我不是天文学家 总觉得,太阳应该尽速回到出发的地方 比照蒋委员长,也是同样
《北京人民大会堂,螺丝钉》
说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我出入过几十次 甚至几十次按过表决器 连我的手指头都明白,我不是人民选的 所以它每次按的什么颜色,你懂的
我坐在明亮的光线里记笔记 发言,休息厅喝茶 整一整领带拍照,回答各路记者 我所有的动作都是机器关节,你懂的
现在我老了,我有了更多的发现 发现我身上很多器官,包括一部分神经元,都是 金属打制的,心脏送出的血流过这些部件 都会变凉,变成环境温度,你懂的
我曾经是拧在人民大会堂的一颗螺丝钉 人民大会堂,当然是一颗更大的螺丝钉 我同它为了某种理想一起轰鸣,其中不少进行曲 是人类噪音,你懂的
《浙江奉化,妙高台》
这弹丸之地,曾经架设过七部电台 牵动中国
绝壁之上,哪来的这小小房舍 古木参天,小鸟和阳光一起弹跳 像电台的按键
蒋委员长下野了,可是 从七个方向发出的昼夜不停的电波 照旧把他托在高台上,只是,军情不是很妙 这从小鸟的喳喳声中可以感觉
双手扶定手杖,静坐藤椅 自信依然是海拔最高的人 但他的手杖,已经不是神奇的针灸 中国再也跳不起来
视线下方,山谷里 一条彩虹弯成问号 是的,始终不明白毛病出在哪里 尽管七部电台发出的,都是惊叹号 斩钉截铁
国家中枢,眼下就是这里,虽说四肢已不听指挥 恳请鸟儿与阳光安静 真相是,七部电台发出的都是大海求救信号 真相是,这四下里的云海都是波浪
我经常感受一个难受的人 这种感受,非常难受
中国,手杖戳得很准的地方 已经不是穴位
《江津,陈独秀客寓》
在暗黑的小屋里,在门边 遗体放了两天 身上仅裹了几尺白绸,作为 灵魂的渡船
身无分文,长江边一方墓地 也是友人所捐 当然现在,世界上无数的史册和教科书 为了迎接他的载重 都预留了版面
我们的党史专家们,也已经把许多章节删去 以便让腾出的空白 与白绸的颜色,保持一种关联
现在想来,思想真的不是物质的东西 供作思想的营养,有时候 就是时间
石墙院, 陈独秀倒下的地方 历史的伤痕,至今没有复原 他在后院种下的那株梨树,虽已成人 然而果实,仍是又青又酸
但既然唤作石墙院,便自有一种 堡垒的风范 这个世界已有越来越多的旗帜,在等待旗杆 我看见城堡的基石,于风中纹丝不动 山脚下,也始终是 长江不死的波谰
遗体可以抬走 思想没有晚年
《广安,小平纪念馆》
邓小平纠正说,不是骨灰 是骨头,而且 骨头泡在水里,都坏了 之后又取出,跟苏兆征的小棺材一起,放入了 上海“励志社”
邓小平是坐在沙发上回忆这些的 沙发叽叽嘎嘎,发出一九三零年的响声 这一刻,秋风坐满房间,以至 我站在屏幕前,都闻到了枯叶的香味
邓小平后来又感叹:她是 “少有的漂亮”
河北姑娘张锡瑗的漂亮,与邓小平 一生的传奇,相得益彰 三起三落,谁说这样的弧线不是最有意思的 中国狂草?
邓小平后来娶了卓琳,拥有一大群儿女 他就是当着子女的面,小心 搬动一九三零年的 一些历史的骨殖,需要再一次安顿
就为的触摸实实在在的骨头 我来广安,我知道 中国的历史,只须具备一条完整的脊梁骨 就会 少有的漂亮
《大陈岛青年垦荒广场,胡耀邦塑像》
沧桑满脸,咬牙切齿 很明显,人间的经纬线,在他眼里,已经 构成了复杂的视网膜 青铜铸,高度七米三
他自然有资格咬牙切齿 记得1956年,大陈岛忽然空无一人之际 没有他的咬牙挥手,这个遗弃之岛,如何能在 青年垦荒队的掌心里,成为一粒春天的种子
他咬牙切齿,这位中国最有人性的中组部长 从遍布全国的走资派、反革命、右派的牛棚里 硬是死抓缰绳,牵出了无数匹 民族的千里马
咬牙切齿,这位后来的总书记砰砰击桌 中南海的会议桌,就是被他敲出裂缝的吗? 有关中国的倒春寒,他不肯让步 当然,他的最后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是 咬牙切齿
应该得出结论,这座塑像是灵魂的塑像 只有在远离大陆的岛子上 他的好恶,才这般本真
《重庆,张自忠墓园》
一个英雄倒下了去 两面党旗举了起来
蒋中正和毛泽东的笔 同时流下眼泪
同盟国在前线牺牲的最高将领 身受七伤。他的血 当时,一下子刷新了 黄河和长江的水位
一个民族中了法西斯的枪 张自忠是一个弹洞
他在战前写下的绝笔书 应当列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必备辅导教材
九月份,墓园青青 蜂拥的孩子要我们签名 因为躺在墓里的那一位 已经不能举笔
《南 京》
南京一直在呼啸 南京本来就是应战争而生的 南京是一只掏空的炮弹壳 那件坚固的钢铁的外衣,俗称石头城
二千四百年前,越国军师范蠡建下第一个南京 那是一座军营,周长九百步 那时候垒城墙,一半石头,一半骨头
南京选择长江的咽喉扎寨是有深意的 长江如果不喘,一个民族就完了 现在长江的龙头是浦东 浦东每一次深呼吸,南京都有抽搐
咽喉最怕被掐,甚至不能有半根鱼刺 南京责任重大 所以南京经常咳出血来
说起南京,很容易说起一场屠杀的名称 南京的火药就是那一年受潮的 中国的江南多雾 那一年雾中的长江断了脐带,满城血水
一个诗人如果走入南京 他的思绪不可能顺畅 生锈的钢铁,一定会裹得他喘不过气来 而他一旦恢复呼吸,鼻孔喷出的,必然 又是硝烟
南京是绿化先进城市 南京的那些树木,都是炮弹炸开之时 植物的形象
《石河子,艾青纪念馆》
终于看见 王震与右派分子艾青紧紧拥抱的照片 王将军还说了一句话: ——到我那里去吧! 王震这辈子说过许多撼天动地的话 但这句话却是这样苍白,叫我心里不安 甚至,我想从艾青的诗行里掬出一捧血 把这句话重新点燃
终于看见,一张地窝子的照片 这是 土地在帮助艾青,把诗歌扶躺于地下 诗歌从此成为植物,并且拥有了沉默 风大的时候,就发一声长叹
艾青坐过国民党牢监,整整五年 他骨头里的磷 王震其实一目了然,一擦就燃 还是新疆啊,把艾青及时迎进地窝子 新疆知道,有些火焰必须埋在地下,方可保全 新疆有经验,新疆有油田
艾青说,他爱土地爱得深沉 我知道,这必定与他的地窝子有关 他又说,他的眼里常含泪水 我知道,这必定与植物的浇灌有关
艾青的根扎得这样深 任何的拥抱,都是拔苗助长 那一天,王震只说了那样一句不轻不重的话 就连那句话,王将军也未能如愿
艾青的后半截诗,现在打造成了纪念馆 四墙挂起许多照片,但是我不知道照片的背面 有没有磷 也不知道,一旦参观者的目光擦过,墙上 会不会,燃起火焰
《嵊州马寅初故居:悲剧与正剧》
一生喜竹,虽然出生时的那张床,是木头做的 现在我就在他母亲房里,摸着黑色的床柱子 我摸着了 一把骨头
一生喜走快路,他蹄声如鼓 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出生,又是马姓 这“五马”的响声,是他一生的 命运箴言
脚步过快,骨头又硬 悲剧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我指的是我们中国—— 旧中国请他去息烽、歌乐山就座 新中国请他戴稳“反动”帽子
在竹子于春天拔节的时刻 我听见他这样说:“明知寡不敌众 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 直至,战死为止” 我听见他的声音,跟啪啪作响的拔节声混在一起
他当然知道,悲剧会在什么地方等着他 马识途 但他,依旧把一根竹子,削成了 人生唯一的长矛
在他快满一百岁的时候 国家为春天恢复了名誉 所以我愿意在青竹茂盛的季节 走入浙江嵊州的这片竹林
让我,凭借着这把骨头的坚硬 断言,在中国,所有的坚冰,最终都会融化为春天 所有的悲剧,最终,都是正剧
这句话,是一个姓马的人 在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告诉我的 用他的最为喜悦的哭声,就在他 母亲的床上
《安徽,赵朴初故居》
请原谅,我的不幸的视线,竟然落入了 朴老生前的这方石砚 请原谅我甚至点数了石砚的纹饰,共计 蝙蝠两只、飞龙一条、祥云一团 外带两枚“洪武通宝”铜钱
铜钱,意味着世俗的强悍 朴老这一辈子,就游走在佛教与政治之间 领袖指示,与阿弥陀经,是 同一张纸的正反两面 一条钢丝,异常平坦
朴老肩宽,驮着中国佛界全部的鼓号 据说本人又是不公开的党员 那只普度众生的木鱼,他每天 都认真敲击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模仿革命的蹄声 另一方面,祝福打桨的佛船
这辈子活得辛苦 但我注意到朴老的遗嘱,涉及捐献眼球与心肝 终于从钢丝上,款款的下来了
依我猜想,佛祖权衡再三之后,仍会 同意留下他,站在 迦叶的旁边
比玄奘还难,朴老 你以这样的体重,凭一条钢丝 走到佛祖面前
《安徽归园:赛金花故居》
园子里的小虫小蝶是多么柔弱啊 可以肯定,十二岁的赛金花,帮她们 搭建过无数小屋
园子里的碎花细草是多么娇嫩啊 可以肯定,十二岁的赛金花,为她们 遮挡过深秋寒露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枕头风 就是从这园子吹起的 覆巢之下,竟然完卵无数
十二岁的赛金花离开家乡之前 从没想过自己会拯救半个首都,也没想过 会被四万万同胞齐声淬吐
归园,一座徽派园林 假山下,花草无数,蜂蝶无数 赛金花永远十二岁,只有它们清楚 心事浩茫
——序黄亚洲诗集《舍她不得》
吕进
成熟的诗人都会有自己的风格。或者,反过来说,风格是一位诗人成熟的证明。 朱光潜这样说到风格:“风格就像花草的香味和色泽,自然而然地就放射出来。”在当代诗坛上,我的朋友黄亚洲就是已经具有自己风格的成熟诗人。翻开他的诗集,黄氏风格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绝对不会与其他诗人混同。 读《舍她不得》,首先会被诗人的悲天悯人、感时伤事的诗行所震动。我不由想起鲁迅在八十一年前写的那首《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是的,“心事浩茫”就是黄亚洲风格的第一元素。读亚洲的诗,最强烈的印象就是诗人从来和祖国心心相连:反思她的昨天,焦虑她的今天,期盼她的明天。这是一位忧患意识很强的诗人,他是祖国的儿子,闲花野草不属于他。这本以《舍她不得》用作书名的新的诗集,同样标明了诗人贯穿诗集的自始至终的赤子情怀。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是这样起笔的:“那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时代,那是糟得不能再糟的时代;那是一个明智的岁月,那是一个愚昧的岁月;那是一个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一个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一个光明的季节,那是一个黑暗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大家都在升天堂,大家都在下地狱。”狄更斯的描绘,和当下的祖国多么相似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又是一个正在转型中的复杂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改革与混乱共生,崇高与卑鄙并存,廉洁与腐败同在。因此,对于诗人来说,焦虑与期待就构成了无尽的灵感。 面对“越来越廋”的祖国,诗人感叹:
在重症监护室,我日夜陪伴祖国 我没有刷牙,衣衫不整,满身锈斑 真的想放弃 可是,舍她不得,我团团转啊 我的——娘啊
诗人“敢有歌吟”,言众人之不能言,诗歌的“亲切性”(黑格尔语)就增加了,诗歌的份量就更重了。 其实,黄亚洲的这种风格就是我国诗歌传统的现代版,它从远古走来,带着深厚的承传与时代的创造。诗歌会永远地求新变,然而“变”中总是包含着“常”,这就是民族传统。循此,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传统诗歌——发现古代作品对现代艺术的启示;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现代诗歌——领会现代诗篇的艺术渊源;可以更智慧地预测未来——在变化与恒定的互动中诗的大体走向。 看看中国古代的优秀诗人,哪一位不是“心事浩茫连广宇”呢?“心催泪如雨”的李白、“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白居易,都“心事浩茫”啊。以身许国,准备马革裹尸的辛弃疾、“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不是在用墨,而是在用血和泪铸造词章。黄亚洲继承的就是这样的优秀文脉。但是,黄亚洲是现代诗人,他有更多的现代中国人的焦虑和沉思,这是他高出把“爱国”和“忠君”连在一起的古人的地方。黄亚洲的“爱国”就是“爱民”,这是他的深情大爱的两个侧面。 他到山东,想起管仲:
一个国家不再实事求是之后 历史就饿细了腰,分成 上下两册 上册往往是喜剧,下册往往是悲剧 好像没有一个朝代,不是这样
“好像没有一个朝代”能跳出历史的宿命,话外话,弦外音,余音绵绵。 他到黄河的壶口瀑布,瀑布使诗人感受到的居然是民族的形象,真是惊人之笔:
一个憋屈得这么厉害的民族 不允许他选择一个地儿,来一番痉挛、叫喊、疯狂 不可想象,也不人道
他到英国的大英图书馆,站在装着中国线装书的玻璃柜前:
都不知道是什么年代从中国拿走的 左手拿走的时候,右手是不是举着枪 抑或是刀,刀刃滴血 抑或是一些碎银子 中国人比较爱钱他们一向明白
刀枪是一般之笔,但是,“碎银子”的诗句就闪光了。从侵略者,诗人突然回过身来,注视我们的同胞。他什么也没说,他却说了很多很多。忧患意识转到了国民性。再读他的《死法》一诗,诗人讨论了各种死法,笔锋一转,对于有些人,“死其实跟生也差不多”:
对酌之中,才发现事情简单 上班、唱歌、做官、听雨,全是死法
对那种“混在人间”的人,亚洲的诗行不就是严厉的棒喝吗? 作为现代中国诗人,黄亚洲的“心事”是深刻的。诗人寻求的是——具有相对于固有体制的独立性;相对于庙堂意识的自由性;相对于流行风气的批判性;相对于功利心态的超脱性。 尽管当下一些时尚诗评家和时尚诗歌编辑不以为然,我坚持认为:既然是诗人,就应该是时代的发言者、民族的沉思者、历史的评判者。我认为,亚洲和我是同道。近年喧嚣尘上的那些专注于抒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的浅薄、庸俗的诗,在《舍她不得》面前应该羞愧吧。 英国诗人弥尔顿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谁想做一个诗人,他必须首先做到让自己成为一首真正的诗。”如果写诗的人自己并不是诗,背对家国和父老,冷漠时代和历史,读者的远离和厌弃,就是必然的了。 黄亚洲是快手,这是人所共知的。世界被他的双眼摄入,沿着身体的通道,待到从笔尖流出时,已经是诗句了,不过半天一天,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而已。 湘江摄入,湘人流出——
面临湘江,我总会联想到骨头与骨头的对决 那一次是在隔壁的江西省,在庐山 湘人毛泽东与湘人彭德怀。其实 那一次,双方皆有骨折
诗会摄入,枫叶流出——
《十月》的诗会在十二月召开,那么 两个月的时差,就由长沙爱晚亭的枫叶 负责连接
一条砧板上的鱼摄入,妙趣横生的世界流出:
一条鱼游上砧板,用尾巴抖尽 最后一滴河流 它以后还需为伍的水,就不叫水 叫汤
世界就是这样各得其所的 水变成汤 汤又变成水
汤勺醉了,倒进河里,又是 唱歌的卵石
砧板上的一条鱼经过诗人身体后,简直奇妙呀:循环的世界,错位的世界,丰富的世界。 亚洲的诗,和一般的诗不一样,有点“不修边幅”:眼前景,口头语,随意舒展。他的诗也常常有不规整的脚韵,而且往往不换韵,喜欢一韵到底。但是,他的诗行长长短短,他的跨行自自由由,他的言说总是带有叙述成分——这种叙述不像散文那样,讲求人物和情节,而是场地,情景,细节。按照一般的诗法,他的诗得修剪。但是,如果修剪了,就没有黄亚洲了。 “不修边幅”正是黄亚洲诗歌的迷人边幅,正是黄亚洲区别于其他诗人的地方之一,这也是黄亚洲风格的要素。 亚洲的诗从诗体上给读者带来别样的审美。好比我们看惯了盛装美女,而穿破洞牛仔裤的女郎也会有一番异样风采。破洞牛仔裤是尖端时尚,也是一种对于艳丽盛装的小小叛逆。更重要的,破洞牛仔裤是对审美世界的丰富。 诗集《舍她不得》一共有13辑,是诗人黄亚洲最近的足迹,最新的诗思。我最近事繁,但是打开这本诗集后就放不下来了:舍它不得啊!一口气读完,十分愉悦。感谢亚洲带给我的享受! 当然,成熟的诗人除了有自己的风格之外,还得有一个特征:有自己的代表作。记得当年我主编《新中国50年诗选》时,杨牧打电话问:“选的我的什么?”我说:“《我是青年》呀。”杨牧叹气:“又是《我是青年》。”我说:“杨牧老弟,这可是你的幸福与成功。代表作是诗人在诗歌史里的立足之地呀,没有代表作的诗人,他的面目是模糊的。”的确这样,说到闻一多,就会想起《死水》;说到艾青,就会想起《我爱这土地》;说到臧克家,就会想起《老马》;说到卞之琳,就会想起《断章》;说到曾卓,就会想起《悬崖边的树》;说到舒婷,就会想起《鸢尾花》;说到叶延滨,就会想起《干妈》。希望有一天,说到黄亚洲,大家就不约而同地从他数量不少的优秀诗作中想起他的一首或几首诗,这样的话,亚洲就会在诗歌史上更加凸显出来,这也许应该是对血管里“全是各个时代的青春”的亚洲的祝福吧! |
相关阅读:
·黄亚洲:北京冬奥诗情(四首) 2022-02-08
·黄亚洲|北京冬奥诗情(四首) 2022-02-07
·这位四川总督,是个清官! 2022-01-19
·泉州的一个民俗浓郁的小渔村! 2022-01-17
·【欣赏】黄亚洲:凡人故事(外三首) 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