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洲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黄亚洲专栏

过瘾,在“随园嘉树”听讲座!

时间:2015-12-14 13:46:15  来源:  作者:

(1)u=3068416123,1430491906&fm=21&gp=0_调整大小.jpg

  黄亚洲在“随园嘉树”作公益讲座
 
                             鹤 矾 

        2015年12月11日上午,著名诗人、影视剧作家、原中国作协副主席、浙江省作协主席黄亚洲先生,应邀来到良渚文化村的“随园嘉树”,为安居在这里的众多老年朋友侃侃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重点讲述了大家感兴趣的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创作体会。
        这一公益文化活动,由浙江省文学志愿者中心举办。
        黄亚洲先生对“随园嘉树”的环境氛围与这一养老机构的高品质服务体系大为赞叹,说半年前他也曾想购买这儿的房子,还选好了户型,后因各种原因牵绊而作罢。话题由此引入现实的种种问题,如环境破坏、大气污染、贫富差距悬殊等,并由此展开了对现实的评价这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黄亚洲先生说,许多人觉得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必然恶果,因而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当然也就基本否定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而这样的认识,应该说,还是片面的。
        黄亚洲先生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说他也是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时代长大的。在这样的时期,一部分社会人群无端受到另一部分人群的政治歧视,尤其是以后的“文革”发生,至少一亿人在那个不堪言说的政治运动中受牵连、冲击、迫害;中华文明遭受难以挽回的摧残、毁灭;经济面临崩溃,社会停滞不前;如果没有邓小平竭力推动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前途不堪设想。
        为了抒写好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形象,加入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的创作团队的黄亚洲先生,以三年半时间,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访问了邓小平家乡四川广安、农村大包干诞生地安徽小岗村,多次采访了邓小平的家人,树立起了创作的信心,邓小平形象在创作团队人员的心里也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清晰:他就是在国家面临凋敝、民族面临衰败的紧急关头,以七十高龄,冒着种种阻力,坚决反对“两个凡是”,毅然推进与实行改革开放路线而扭转中国局面的那个人。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是在1977年5月。当时,四人帮刚被粉碎不久,“阶级斗争”依旧月月讲天天讲,“抓纲治国”还是中共十一大的政治路线,党的英明领袖还在一再强调“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要扭转这样的政治局面,对邓小平而言,谈何容易,尤其是他第二次复出的痛心经历如在眼前——当时,1975年,他也想好好整顿国家的经济烂摊子,希望能发展经济,让全国铁路通车,恢复工厂生产,让农民有积极性种田,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再一次受到严重打压,被认为是“走资派还在走”,全国再度掀起了“批邓”高潮。
        但邓小平为国之心依旧不死。而且,一旦他真的复出,就坚决拨乱反正,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就整个儿地基本地扭转了中国的政治局面。黄亚洲先生讲述了这其中的种种惊心动魄的斗争与风波,讲述了电视剧的创作经过以及后来的同名长篇小说的概要。
        最后,黄亚洲先生强调。现实社会中确实有种种问题,有点还很严重,但并非每个问题都与改革开放有直接关联,有的有关联,但也不能都将责任数落到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身上。邓小平纵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捋顺,至少他能以超常的政治勇气,把中国带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畸形时代。
        两个钟头一晃而过,听众一直摒心静气。讲座结束时,坐满了多功能厅的老年朋友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感谢黄亚洲先生极其客观的讲述与分析,感谢跟着讲述者重温了这一段大家都亲身经历过的难忘历史,看清了让不少人一直有所迷惘的社会问题。
        老年朋友们纷纷与黄亚先生合影,并热切表示,希望能看到黄亚洲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能再次聆听到他的精彩讲座。
        当然,如果黄亚洲先生以后真能下决心,成为良渚文化村“随园嘉树”的主人之一,那就更美满了。
(2)2015-12-12 114624.jpg
 
(3)2015-12-12 114629_调整大小.jpg
 
(4)2015-12-12 114633.jpg
 
(5)2015-12-12 114637_调整大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