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军事

中国轰-18隐身轰炸机曝光:美日直呼不可能

时间:2014-09-17 10:14:02  来源:环球网   作者:

 

  近日,美国著名军事论坛网站militaryphoto,登载了所谓中国轰-18隐身轰炸机方案,据悉所谓轰-18属于隐身战斗轰炸机而非战略轰炸机,从图中小人身高大致推算其机身大概长约在28至30米之间,比美军B-1B的44米要小很多。

  外国军事爱好者猜测这种被称为轰18的中程隐身超音速轰炸机采用两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最大航程约为8000至9000千米,最大作战半径3500至37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马赫数2左右,最大载弹量12至15吨。

  据称,轰-18飞机拥有一个长度为8米的大型内置弹舱,可携带72枚100千克雷石-6小型精确制导炸弹或4枚长剑-10A巡航导弹,对3千多千米外的美国关岛基地实施战术突击或核突击,2至3个由12架轰-18组成的作战梯队可以基本摧毁美军关岛基地。也可以携带4枚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或4枚鹰击-100超远程反舰导弹执行反航母猎杀任务。

  据称,为了提高隐身性能,轰-18采用机背进气道,W型机翼和无尾翼设计,全机大量采用隐身技术设计,是世界上第一种隐身战轰和隐身超音速轰炸机,对中国空军和中国航空工业来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最近,国防大学副教授、空军特级飞行员吴国辉大校做客人民网,为网友揭秘空中作战体系。吴国辉在访谈中表示,隐身战略轰炸机重新受到各国重视。未来,中国也将研发新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吴国辉表示,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里,轰炸机的发展不受重视,普遍认为其体型笨重,易于被战斗机、地面火力击落。而目前,具备隐身性能的战略轰炸机重新受到美国、俄罗斯、中国的重视。

  近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刊登由约翰·里德撰写的文章,文章首次曝光了中国的新型隐身轰炸机模型。主要内容如下: 文章称一些人猜测的中国隐形轰炸机的新设计方案近日曝光。或许它现在看上去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但是这些中国模型历来都会转变为真正的飞机。如果这次也是这样,那么当心了。因为它可能会让中国人非常非常深地渗入敌方地盘,而对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袭击了他们。别忘了,与中国歼-31隐形战斗机以及“利剑”隐形无人机极其相似的模型在展览会上亮相不到两年,这两款飞机的全尺寸模型就于去年露面。

  隐身轰炸机通常被看做是航空工业飞行器产品的最重要里程碑,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装备和研制了四种型号的有人驾驶隐身轰炸机,他们分别是F-117、A-12、B-2和NGB。其中F-117A隐身轰炸机已经退役,A-12在上世纪90年代下马,NGB正在研制,b-2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服役的有人驾驶隐身轰炸机。而俄罗斯研制的隐身轰炸机仍然还停留在风洞模型阶段,隐身轰炸机的研制难度之高可见一二。(环球网军事特约评论员:雷泽)

  几种机型的混合体

  中国最新的这款隐形轰炸机像是以下几种机型的混合体:俄罗斯设计的PAKDA隐形轰炸机模型、该国的苏霍伊T-50飞机,以及美国诺思罗普飞机公司设计的YF-23“黑寡妇”战斗机原型机。(图片绘制:钢铁飞机 图为照片模型的绘制图片)

  中国的这样一款飞机会有什么用途呢?它有可能是一款渗透性的轰炸机,能够躲过敌人的雷达并用巡航导弹攻击敌方基地与舰只,从而达到使敌人远离中国海岸的目的。有人曾猜测中国的歼-20飞机(它的体型对于战斗机来说十分庞大)就是作这个用途的,它和F-111“土豚”战斗机或F-15E“攻击鹰”战斗机类似。但是,我们看到歼-20飞机携带空对空导弹进行试飞,这说明它可能是一款高速截击机,与苏联的米格-25“狐蝠”截击机以及米格-31“捕狐犬”截击机类似,用于击落逼近的轰炸机。

  中国的新型隐身轰炸机方案采用新颖的W型主翼和无尾翼结构,脊背进气道和并列双座设计,这一切都显得科幻味道十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飞机采用这种设计,说中国山寨的美国人实在找不到什么词,只好说中国的飞机是多种美国设计的混合体。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飞机设计不是胶水加剪刀的儿童游戏,这是一个需要整体思考和严谨科学数据的复杂工程,说山寨这个山寨那个的美国媒体显然缺乏专业素养,让人怀疑其真实用意。

  中国网上论坛声称,新设计的隐形轰炸机可能身长91英尺(约合28米),翼展72英尺(约合22米)。这比美国和俄罗斯的所有战略轰炸机型(比如B-1“枪骑兵”轰炸机或者图-22M轰炸机)都小,但是比美国的F-15E战斗机略大。据传,该机型的作战半径将近2000英里。(图片绘制:钢铁飞机 图为照片模型的绘制图片)

  应当指出的是,据报道,早些时候有关中国正出资组建一支由俄罗斯设计的图-22M超音速轰炸机组成的机队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中国军方官员甚至曾说,购买图-22M这样设计于上世纪70年代的飞机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美国的雷达能够侦测到从很远地方飞来的这些飞机。这可能是在暗示,人民解放军海军或空军已经认识到必须拥有可以阻止敌人靠近的隐形轰炸机。

  研发部署花费巨大

  研发并部署一支有效的轰炸机部队需要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不止是制造和购买隐形飞机的成本。中国人将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支持网络,包括维修保养人员、能够停放飞机的基地设施、一支大型空中加油编队,并且必须学习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飞机———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图片绘制:钢铁飞机 图为照片模型的绘制图片)

  有趣的是,根据上述的新设计方案,其引擎排气口似乎是方形的———这比中国当前隐形飞机上所用的传统的圆形排气口隐形效果更好。这可能预示着中国在飞机引擎设计这一极富挑战性的领域正在取得进步。它同样可能说明,中国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拥有研发这种飞机所需的技术知识。当前的报道指出,中国在引擎制造方面仍然前路漫漫。

  这里的图片可能只是一个模型。即便它是真的,也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组建一支有威力的轰炸机编队。

  从事航空业咨询的蒂尔集团公司的副总裁理查德·阿布拉菲亚说:“机身模型和设计图在互联网上确实受欢迎。但现实世界不太看重这些。画出概念图和制造并试飞一款机型截然不同,更不用说投产了。但最重要的是,航空界越来越看重飞机的内在。就算中国生产了这款飞机,如果它必须使用中国的引擎和系统,并且使用现有技术,那我不能肯定这有很大的意义。这在未来至少几十年都有点勉为其难。”

  这项任务所需的大量投资对中国军队来说或许太多了。阿布拉菲亚说:“除非中国军事预算以几近崩溃的速度增长,否则这样一项任务很可能将影响其他的设备采购以及系统研发要务,包括其他比较另类和不对称性较强的项目。”

  就算中国在今后几年把一架隐形轰炸机送上天,距离它拥有一支有效的作战编队仍需时日。不过,北京并不惧怕开展复杂的战略武器项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它的航母编队建设,这是又一项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建造、维护并学习如何有效使用的战略武器系统。

  吴国辉分析称,隐身轰炸机与一般的导弹和战斗机相比,具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导弹一枚只可打一次,而隐身远程轰炸机能够多次使用,因此门槛也较低。 另一方面,轰炸机执行任务时,可同时携带核导弹及常规武器,中途可折返,而导弹一旦发射便不可收回。前者在局部战争中作战利用的灵活性更强。

  因此,美国目前决定在B-2隐身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第二代远程轰炸机,预计每年投资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预计将在数年内装备80架至100架新型隐身轰炸机。俄罗斯方面也在改进其现役轰炸机,并正在研发新一代的隐身轰炸机。中国过去在轰炸机方面较为薄弱,未来也将研发新的远程作战飞机。(图片为俄罗斯研制的PAKDA隐身轰炸机方案)

  除美俄之外,只有中国正在进行中程和远程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工作,而且这项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期,在中国的西安飞机设计所和沈阳飞机设计所,隐身轰炸机设计和预先研究已经有10年以上的历史,本世纪初,在一飞院的官方网站中多次透露了一个级别极高的飞行器预先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这个项目仅次于歼轰-7B和运-20的研制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