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震信号定位 中科大检测到马航飞机失联后海底事件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网站消息,该校的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温联星研究组在马来西亚与越南交界海域检测到一次海底事件。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2014年3月8日2点55分6秒,其中可能的两个地点之一位于北纬7度25分、东经104度30分,距离当日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最后失联时间(1点30分)后约一个半小时,最后失联地点的东北方向约116公里(72英里)。该海域是无地震区,因此根据两件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判断,所检测到的海底事件有可能是马航MH370航班坠海失事所造成。 温联星研究组在马来西亚境内的两个地震仪记录中检测到海底事件,并利用地震信号进行定位。研究组利用两台站的直达压缩波走时差和各台站的剪切波与压缩波走时差来定位事件位置。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联至今,尽管各国家利用军舰、飞机、卫星等各种手段一直在搜索,至今仍然毫无音信。该研究组认为,"如果中科大研究组检测到的海底事件确是飞机坠海事件,其激发的地震波强度表明飞机最后坠海过程是灾难性的。" 据介绍,温联星教授于2003年获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James B. Macelwane奖;同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Macelwane奖授予作出杰出贡献的具有卓著才能的青年地球科学家。温联星研究组还曾结合分析地震仪观测记录和卫星资料,精确确定了朝鲜2013年2月12日地下核爆的位置和当量。 图片说明:黑色五角星为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联位置;红色五角星为检测到的海底事件位置;蓝色三角形为地震台站(因信号微弱,只有这两个距离事件最近的台可识别清晰的地震波震相)。黑色波形为观测的地震记录,剪切波与压缩波用S和P分别标记。粉红色圆圈为根据各台站的剪切波与压缩波走时差确定的事件的可能位置,而紫色曲线为根据两台站的直达压缩波走时差确定的事件的可能位置;粉红色圆圈与紫色曲线交界处为确定的海底事件发生地点(蓝色圆圈为地点误差范围)。 |
相关阅读:
·新华网与成都新津签署合作协议 助力成都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2021-12-27
·“碳”路者 质检“行”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 2021-12-23
·传感器技术大爆发:被列为十大科技之首,重要性堪比芯片 2021-12-07
·国家烟草专卖局:拟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 2021-12-03
·太空“出差”满月记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