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大量人才闲置、流失 辽宁如何盘活“地方才力”
前沿直击 辽宁如何盘活“地方才力” 辽宁省有两院院士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000多人,可谓人才大省。但这个人才大省却不是人才强省,由于缺乏有效通道,大量人才闲置、流失…… 辽宁省是一个人才大省,但却不是一个人才强省。不是人才能力不强,而是人才的“才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全省14个市的人才分布也不均衡,一半以上人才集中于沈阳和大连,丹东、本溪等城市一向被视为“人才的第三世界”。 2012年,辽宁启动了院士专家智力支持行动;今年年初,又开展了“千名院士专家进千户企业”行动。36名院士、1100名优秀专家集体出山深入企业,共唱兴辽大戏。 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说,院士专家进企业活动,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释放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党管人才方式的一次创新之举。 “千名院士专家进千户企业”行动东北大学对接推进会现场 朱永杰摄 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陈勇在獐子岛海洋牧场指导生产 朱永杰摄 “千名院士专家进千户企业”行动沈阳农业大学对接推进会现场 朱永杰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专家陈温福在田间指导科研 朱永杰摄 组织部门当“红娘” 辽宁省共有各类人才477万人,每万名人口中就有各类人才1065名,名列全国第六位。其中,两院院士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8000多人,无论是专家人数,还是科研成果、专利申请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然而,正像大量的专利和科研成果都处于“沉睡”状态一样,大批存量的人才也因无用武之地而处于闲置状态。其结果:一方面是企业求贤若渴,一方面是大批科研成果“落地无门”,一方面是大量人才闲置外流。 丹东凤城是国内汽车发动机增压器的三大产地之一,产量占全国25%。然而,由于地处偏僻的辽东,置身于“人才的第三世界”,自身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导致假冒仿制现象流行,极大损害了企业信誉,市场份额年年萎缩,企业主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 为企业寻找急需的院士专家,为院士专家征集对口的科研项目,让企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质的飞跃。辽宁省委组织部发挥党管人才的优势,主动出面当“红娘”,为人才和企业牵线搭桥。 2012年,经过对100户创新型大企业和10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报送项目的反复筛选,组织部共敲定208个经济牵动力强、创新空间大、急需智力支持的重点项目,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推荐给院士专家。经过专家与企业协商洽谈,12名两院院士、176名省级优秀专家“接盘”项目,走进企业,定向攻关、孵化成果。 |
相关阅读:
·你可以永远相信这届年轻人 2022-02-22
·体育时评:真正无与伦比,中国交出完美答卷 2022-02-21
·一觉醒来,俄罗斯采取行动了! 2022-02-18
·人民日报推荐:自我管理的9个好习惯 2022-02-14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揭幕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