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北京爷们吃的讲究,不是北京人您还真听不懂
一个北京爷们对吃的讲究! 听完都馋了······ 北京孩子从小就是被唠叨大的, 从一起床穿衣服开始;到一上学出门的问候; 一放学回家胡同口打招呼,这就结束了? 直到上饭桌,好么,这才开始是高潮部分。 因为我们长在北京, 这老北京的规矩是一代传一代, 衣食住行,从早到晚,由头到脚,随吃同行, 每一条都有规矩,您说这至于吗? 真的至于。 不信咱们就单聊这北京饭桌上的规矩! 从这落座说起 1 在外请客吃饭,这座次有讲究, 老北京的主位指的是坐北朝南正中间的位置。 如果桌子朝向不对呢,可用门儿来当标准, 正对着门的那一边,正中间就是主位。 再以右为尊,依次排座。 2 家吃饭呢,长辈自然为主,然后长幼辈分排序。 老祖儿和老辈儿一般要坐主席, 不过有个例外,因为大孙子受偏爱, 所以吃饭总是挨着老祖老祖奶奶坐的。 但坐的时候不能坐比长辈高的椅子。 像我们小时候,一到过年的时候, 都是孩子们单分出一桌, 不管您按什么顺序,那时老北京讲究 吃饭时不能随便换座位。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下个馆子, 或家里请客吃个饭算是个大事了, 要有个和谐的气场, 如果中途您破坏了这座位,迷信就会觉得不好。 所就有了吃饭入座, “坐到底”这个规矩。 现如今,如果亲朋友好友一聚会, 自由组合,您想换个座位联络联络感情, 跟人打个招呼,别让人麻烦,换就换了。 朋友家人间都好说。 动筷子讲究多了 1 到今天,出门吃饭,您瞅吧,菜上齐了, 不动筷子的人,都是打小经历过 老人如果没有动筷子,孩子们是不能先动碗筷的。 到了今天,还是听到大人们说了“你们先吃吧”, 这才敢拿起手中的筷子,这一辈子都改不了。 2 拿起了筷子您放下, 绝对不能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 那可是对家中老人的最大不敬了,这叫“倒头饭”。 3 拿起了筷子您可别乱敲, 用老北京人话说,这可是要饭的架势, 而且也是对家里老人的不敬, 4 拿起了筷子您别“跳马”, 瞅准了菜您别客气直接夹就好了, 别又跳过一道又一道,这真不是下棋让您这么跳的。 5 拿起了筷子您别犹豫, 粘过的菜您就直接夹走,别犹豫又缩回来, 这让人瞧着不舒服,也觉得不规矩。 6 拿起了筷子您别乱搅和, 嘿,这回不犹豫了,直接菜里来回拨拢, 也不成啊,您这是挑拣什么呢,嫌弃人家不是? 如果您要想把大块的吃食分开, 是好意,但您也要说明下, 因为这在以前,都要拿下桌子去处理的。 7 拿起了筷子您别直接“翻腾”, 一道菜您要看到了自己爱吃的, 别上来就把这菜翻个底儿掉, 紧着菜上面夹,别没规矩。也别用筷子剔牙, 您别笑,真有这样儿的。 8 拿起筷子您别“干瞪眼”, 有的人举着筷子左看右看的, 您这挑金子呐?别瞎寻么,没见过世面似的。 9 拿起了筷子别没完没了的“咂摸”, 吃完了就完了,您这一直嘬筷子, 这也是没规矩的表现, 又不是三岁小孩了。 吃饭规矩 1 吃饭讲究“吃不言睡不语”, 小时候在饭桌上就爱说话,还爱笑出声, 姥爷就会立马说“食不言寝不语!” 然后我们小字辈的都老老实实继续低头吃饭了, 2 吃饭讲究手别乱放 吃饭的时候,脸还不能一直就着饭碗, 甭管您是右手拿筷子,还是左撇子, 富裕出的那只手您一定别跟“拽子”似的追下桌子, 这延时没有规矩,偷偷摸摸地这动作可以不怀好意的。 3 吃饭讲究的说 您要是吃饭完了饭要再添饭, 先是讲究您这碗里可是要一干二净的, 再是您说不能说“要饭”或“再要一碗”, 要说“再来一碗”或“再盛一碗”。
4 吃饭时别出声儿, 吃饭时不能吧唧嘴,喝稀的时不能吸溜, 你要咕咚咕咚的那么一大口。。。。 也会被视为没有教育哦。 还有您没事闲的, 或者等饭用筷子敲打碗边儿“当当当”的 也是没规矩啊 不过碗打碎了,大人通常会找补一句“碎碎”平安, 既化解了尴尬又化解了尴尬。
当然,到了今天,回家吃饭, 大家热闹饭桌上聊天都是自然的, 但最基本的吃饭的规矩还要要有的, 吃饭吧唧嘴在哪都不行, 其他的,说实话,在外见的太多了。 多少孩子拿着筷子敲着碗边儿玩, 大人们也就只会一笑。 在北京,待人接客“酒满敬人,茶满送人” 请客吃饭“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 并不我们事多,我们较真 这才是老北京人朴素的心理 和几百年来养成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 我们不兴AA制, 但我们懂得轮流坐庄,我们讲的是人情味儿, 兄弟情,姐们亲。 当然,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聚,我们会“入乡随俗” 那就也请朋友们一起尊重我们的流传的规矩吧 |
相关阅读:
·你可以永远相信这届年轻人 2022-02-22
·体育时评:真正无与伦比,中国交出完美答卷 2022-02-21
·一觉醒来,俄罗斯采取行动了! 2022-02-18
·人民日报推荐:自我管理的9个好习惯 2022-02-14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揭幕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