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共同富裕,杭州方案,正式发布,一文看懂
共同富裕,杭州方案,7月29日正式发布! 文件全名《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 目标瞄准2025,三年半后,就在眼前。 推进七方面“先行示范”、打造七个“省域范例”。 实现两个率先:率先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率先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
一、主要目标: 六个方面,实现共富 基本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 (1)先富引领 人均GDP突破18万元(如果按独立的经济体,根据IMF公布世界各国2020年人均GDP排名,18万人民币相当于27756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 全员劳动生产率(GDP/年平均从业人员数)达到27万元/人。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一番、超过2万亿元。 跻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列。
(2)区域共富 九大星城: 即萧山、余杭、临平、钱塘、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建德等,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核心城区: 上城、拱墅、西湖、滨江4个区组成,城市人口向九大星城疏散、新流入人口向九大星城集聚。 “轨道上的杭州”基本成型,全面建成都市圈、省域、市域、城区4个“1小时交通圈”。 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
(3)城乡共富 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数达到4.6个。 儿童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3%。 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3.88岁。 未来社区、乡村新社区建设全域推进。 市域基础养老金统一标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4)群体共富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万元。 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5%、20—60万元的群体比例力争达到50%。 中等收入群体呈现橄榄型。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7以内。
(5)精神共富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 文明好习惯养成实现率达到90%以上,社会诚信度达到96%以上。 争取成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成功举办。
(6)地区共富 杭州都市区、都市圈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杭甬“双城记”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与绍兴、湖州、嘉兴等一体化合作不断深化。 援助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比例达到90%以上。
二、建设全球数字变革策源地, 增强发展空间和动能支撑 (1)优化特大城市空间格局 “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这也是杭州特大城市空间格局。 “一核”即核心城区,上城、拱墅、西湖、滨江,主要承担中央活动区功能,要成为“大杭州”的强劲极核。 “九星”即萧山、余杭、临平、钱塘、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建德,要建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综合节点性城市。 九大星城分三个类型: 萧山、余杭、临平为紧密联动型,要成为“大杭州”的重要增长极; 钱塘、富阳、临安为融核提升型,要成为“大杭州”的魅力新城区; 桐庐、建德、淳安为生态赋能型,要成为“大杭州”的靓丽后花园。
(2)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全力增强创新策源力、技术供给力、成果转化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 (举国体制、全力增强,八字可见杭州之决心) 如何实现,要依靠大科学装置——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良渚、西湖、湖畔实验室、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北航超高灵敏极弱磁精密测量等。 目标: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3)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路径:数字产业化。 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包括人工智能、视觉智能、集成电路、车联网等。 培育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 推广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慧制造、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制造新模式。 (4)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亚运会:高品质建成“亚运三馆三村”重大工程,实施一批智能亚运重大标志性项目,全面提升城市无障碍设施保障水平。 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在新型国际贸易监管、通关一体化改革、数字贸易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集成改革、先行先试。 跨境贸易:筹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5)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 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打造“掌上办事之城”。 全面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区域创新生态。 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6)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6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探索发展氢能源。
三、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全市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 (7)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 杭州交通网:要都市可达、全市快联、多心加密、组团互通。 航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要扩容提升 地铁:轨道交通三期项目建设要完成,四期项目要启动实施。 重大项目:杭州西站枢纽、运河二通道、杭州中环工程、杭淳开高速等重点项目要推进建设。 城乡交通:市域较大自然村客运通达率100%。 5G建设:5G基站乡镇以上地区全覆盖、5G网络重点行政村全覆盖。
(8)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可及。 美好教育:高水平建设。 学前教育:要覆盖城乡、优质普惠。 大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详见国办印发的“双减”意见,“大力”两字,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了,但说的是“规范”,就是允许发展,但不能无序、肆意)。 婴幼儿照护:加快建设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老年人养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探索建立“养老顾问”机制。 (两个形态:普惠型、互助性;两个机制:社区探访、养老顾问)。
(9)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 率先开展职住平衡创新工作。 探索研究特定区域购房政策。 积极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建设。 (三个政策,杭州正在征求意见。比如“职住平衡”,杭州考虑选择湘湖·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开展试点,优先保障户籍和工作在本区域的居民购房需求)。 增加九大星城住房用地供给比例,创新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方式,加快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蓝领公寓建设。 老旧小区:探索“拆改结合”试点,实现加装电梯“能改尽改、愿改就改”。 (“拆改结合”相关意见也在征集,根据《关于构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专项计划(征求意见稿)》总体原则:自愿有偿,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建设时:允许调整容积率、建筑高度、公建配比等。 简单理解:推倒重建,改造成本需要居民承担(或者部分承担),增加的面积要出钱购买。因为有偿,所以要自愿)
(10)构建市域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适时调整参保人员缴费档次和补贴标准。 落实异地就医结算,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提升低保低边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救助水平,完善流浪乞讨救助管理体系。
(11)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 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高水平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多功能、复合型、亲民化的未来社区生活场景。 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试点,确保每个村(社区)具备“六个有”功能,即有卫生健康诊疗服务、有文体活动场所、有老年助餐服务、有便民服务网点、有公共交通服务、有退役军人服务。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12)推进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 探索完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13)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 全面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企业。 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0%,居民收入十年翻一番。
(14)财政政策调节收入机制更完善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对困难家庭和个人提供临时救助。 更加精准高效直接惠企利民。
(15)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探索“互联网+慈善”模式。 打造“接收捐赠、链接资源、居民互助、阳光公开”的全市慈善公益平台。 支持公益创投、网络众筹、慈善信托、公益拍卖等新型公益模式规范发展。 开展以“慈善一日捐”等为代表的全民性慈善活动。
五、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家园 (16)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持续放大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三大世界遗产综合带动效应。 高水平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江文化产业带、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 有序推进南宋临安城遗址、钱塘江古海塘等申遗工作。 加快建设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杭州博物馆、杭州美术馆、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音乐厅、南宋博物院、杭州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杭州未来科技文化中心等文化地标性设施。
(17)全力打造“湿地水城·大美杭州”。 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建绿色开敞空间和生态安全屏障。 实施运河山水景观连廊工程,积极申办“园博会”。 提升三江两岸人文景观,打造江南园林城市。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成全域“无废城市”。
(18)全面提升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建设水平。 加快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 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民呼我为”长效机制。 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防护。 探索数字孪生机制,率先建成城市智能感知网。 六、扛起责任担当, 为全省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19)充分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 深入推进建设杭州都市区、都市圈。 规划建设杭绍、杭嘉、杭湖三大一体化合作先行区 探索民生领域“一卡通”。 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结算便利化、交通出行管制政策同城化、跨市域公交线路拓展等同城话民生实事项目。
(20)深入开展跨省合作和对口支援。 加快建设杭衢黄省际旅游合作示范区。 谋划推进一批精品文化项目、优质旅游项目 重点做好与四川省广元市、甘孜州等地的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帮扶。
七、落实工作保障,凝聚强大合力 (21)加强组织领导。 新成立一个委员会,一个领导小组—— 市委成立社会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市委、市政府建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 信号清晰: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
(22)驱动制度重塑。 做优做强城市大脑 探索建设产业大脑 加快形成一批群众爱用、基层受用的多跨场景重大改革成果。
(23)强化系统观念。 科学确定合理的发展指标和标准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不吊高胃口,不搞“过头事”。 既尽力而为满足实际需求,又量力而行保障持续供给 (系统谋划,辩证思维贯穿始终)。
(24)营造良好氛围。 宣传报道全方位、多渠道。 鼓励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新创业实现增收致富。 目标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直接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共同受益者,形成全民推动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
杭州三区(县)入选 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岔开一笔。 7月28日,省发改委公布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试点建设内容包括六个领域: 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城乡啊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试点共28个,杭州三区(县)入选—— 淳安县:缩小城乡差距 富阳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萧山区: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未来,三地将在各自领域积极开展试点创建,形成可推广示范的好经验、好做法。 |
相关阅读:
·你可以永远相信这届年轻人 2022-02-22
·体育时评:真正无与伦比,中国交出完美答卷 2022-02-21
·一觉醒来,俄罗斯采取行动了! 2022-02-18
·人民日报推荐:自我管理的9个好习惯 2022-02-14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揭幕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