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话题

驚蟄 [jīng zhé]。

时间:2020-03-04 22:36:47  来源:  作者: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驚蟄 [jīng zhé]。

春雷响

萬物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

蟄蟲驚而出走

故曰驚蟄

此時節

大地春回

長空鳴雷

蟄蟲初醒

明日驚蟄

 

 

輕雷隐隐,暖風徐徐。

白日蟄居沉睡,总有美夢酣甜。

是夜,一声惊雷平地起,

琴声断,雨声歇,

再抬眼,已是桃花雨落,綠染眉间。

 

 

驚蟄,

便是這一刻,

天地终于忍不住說了話,

于是半枕春風,一帘幽夢,

醒了,也暖了。

 

 

驚蟄 [jīng zhé],

代表着仲春的開始。

動物們在漫長的蟄伏後,

于一声春雷中醒來。

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

雨水增多,气温回升。
萬物一派生机,是春耕的好時節。

 

 

 

一候 | 桃始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惊蛰之日,乃鬧春之始,
萬樹桃花,或入池中,或散風中,
皆在你我眼中,皆好似情深,紛紛開落。
 
 
 
二候 | 倉庚鳴
倉庚,黃鸝也。
仲春伊始,綠楊風急,
黃鸝感春陽之氣,嘤其鸣,求其友。
 
 
 

三候 | 鷹化為鳩

古人遐思,
春來時,願把老鷹化為一隻布谷鸟。
布谷布谷,聲聲入夢,
比起子規悲鳴,杜鵑啼月夜,
倒多了一份天涯缱绻,闲情意远。
 
 
莫道仲春晚。
 
 
幽林烟竹染。
 
 
山中雨欲來。
 
 
雷唤蛰户开。
 
 
流水芳辰。
 
 
离人莺声。
 
 
一响春雷惊世夢。
 
 
一盏闲茶笑此身。
 
 
 
 
驚蟄 | 夢醒
 
《尔雅》和《說文》中,惊蛰的『惊』意為靜、藏。既是天地的拘系,人生的守持,也是花開前的等待。天地不語,萬物屏息,注定要等到轻雷一响,那『惊』字才足够刻骨銘心。
 

 
庚子年的惊蛰,和记忆中的春天相去甚远。西子湖畔一池新綠,武漢早櫻卻無人問津。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想必有人唱,也不見得有人聽。但,人總要從一段旧夢中醒來,就像總要推開門出去,迎接春天一樣。莫要負了這春色才好。
 
 
 
驚蟄 | 桃華
 
「初六日,惊蛰。每年這個時候,總有一个人来找我喝酒。这人很奇怪,每次都从东边来。」

《东邪西毒》里,年年惊蛰,黄药师都要去找欧阳锋,共飲一坛喚作『醉生夢死』的酒。盲劍客卻不喝,他只說,想回家,看桃花。

 
 
東海孤島,十里桃花灼人眼目,飛鳥如浴春風。眼盲的劍客穿林而過,聞得花香满衣。可從來,世上就沒有能讓人忘記過去的酒,他的家乡也沒有桃花,有的只是一個叫做桃花的女人。花開是她,花落也是她。
 

 

 

驚蟄 | 喊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在遥远的武夷山茶乡,驚蟄喊茶,是千年不變的習俗。深山半夜,锣鼓喧天,万木沉睡,千人助喊——「茶发芽,茶发芽,飞禽走兽注意啊,蛇虫百脚走开啦。讓我把你喊醒吧……。」这是在人們用最虔誠的姿態,向自然發聲。
 
 
而那山間的茶樹,會用初發的新芽,作為最好的應答。自古春耕秋收,飲食男女,人間煙火,皆為自然。喊茶的純真,便在人与時節,緊緊相依;人與天地,也如此惺惺相惜。
 
 
 
驚蟄 | 祛疫
驚蟄一日,春雷一响,长虫出洞,四處覓食。是日,人人手持艾草、熏香,遊走家中四角,以氣味驅趕蛇鼠害蟲,以消時疫霉運。
 

 
 

驚蟄 | 食梨 

所謂「惊蛰吃梨,疾虫远离」。驚蟄時節,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可生津去燥,緩解因天氣乾燥引起的外感咳嗽。除生食外,也可煮水,榨汁,蒸烤食用。
 
 
古語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佳,萬物以榮。此时,宜夜臥早起,广步于庭,披髮緩形。饮食上应注意清肝降火,多食枇杷、百合、大枣、银耳和山药。
 
 
 
 

韶光还如电抹

光陰声声叩問

 

愿你明志,奋进,看遍人生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