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中元:“送予祝福 寄予哀思”
农历七月十五,又是一年中元节;一个“缅怀先祖,珍惜当下”的特殊传统节日,一年年的轮回、一代代的传承。
这一天,我们与先祖对话,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重温血溶于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亲人的追思……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祷逝者长眠阙。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但其实它真正的文化核心是“孝”不是“鬼”!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组成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不管是烧纸送祝福,还是点清香寄哀思;或祭先祖,或放河灯;即使是阴阳相隔,还是满含思绪的追念。
有些人一旦离开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些离开了的人,活着的人从来没有忘记过,还是会梦到那熟悉的身影,还是会想起那曾经的日子,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流眼泪。
曾经的画面浮在眼前,泪流不止,但更要好好珍惜当下。
可我们始终相信,死去的人也并非真的离开,只是在另一个世界,开始他的下一个旅程。而活着的人,要继续他们这一世未完的旅程。
节日由来 “中元节”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鬼节传说 相传,每年从七月初一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 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便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
节日意义 “人生百善孝为先”,中元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它表达了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即使是阴阳相隔,也隔不开彼此的牵挂和思念,坦然面对死亡,好好珍惜当下,才是中元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中元至,曾经亲密无间的人, 早已阴阳相隔,有的思念,也只能暗藏心底。 谁说中元之夜没有风,看街上那婆娑树影微微动, 折一盏莲花灯,轻轻放入水中,默默祈愿, 期待它能将生者那份思念,带到远方的逝者。
华灯初上,星夜徜徉,今夕哀思奠亡灵, 亥钟未鸣,高堂烁闪,古人对月不知今, 在这样一个有着壮阔而深沉之爱的日子里, 点一盏长明灯,照亮逝者回家的路, 愿分隔两个世界的人,可借灯传思念。
古人说,黄泉路上无老少 死亡,是每个人都将抵达的终点 而中元,不过是为了提醒我们 惜别,不说再见 相亲相爱的人们 永远不会分离
燃一炷清香,拜一拜逝去的亲人, 莫忘先人遗愿,淡看生死, 生者,努力做到不负活着的时光, 带着逝者的祝福,活出你想要的样子。 |
相关阅读:
·你可以永远相信这届年轻人 2022-02-22
·体育时评:真正无与伦比,中国交出完美答卷 2022-02-21
·一觉醒来,俄罗斯采取行动了! 2022-02-18
·人民日报推荐:自我管理的9个好习惯 2022-02-14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揭幕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