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构建"一带一路"电影桥,正其时也
■如《摔跤吧!爸爸》这样的“一带一路”国家新电影,改变了长期囿于歌舞片和打斗片类型的局限,突破性地用现代表达来呈现社会题材,也触动中国影人对于摆脱好莱坞套路,不再自拘于神幻鬼怪搞笑等类型的深长思考 ■当下世界电影业表现出全球化和本土化冲突、融合、并存的状态,但随着中、印、韩等国的新兴电影产业快速崛起,世界电影市场的权力格局竞合加速,国际化分工格局加速形成。在如此大的整合中,我国正可以借着“一带一路”经济和文化布局,尽快构建“电影桥”,从而取得文化合作交流方面主导权和更多的话语权 最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相关国家共商大计,展开合作。应该看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现在已从沿线国家扩展到几乎全球,已从经贸等领域延伸至文化领域。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形象地代表和呈现各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其声画见长的综合艺术性质,可以为尊重各自文化差异、求得文化与心灵沟通提供便利的平台,在电影领域展开国际合作也已呈东风满帆之势,笔者在此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电影桥的建议。 国家电影总局局长童刚表示,影视作品在促进民心相通、深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几年我国已与15个国家签订电影合拍协议;作为“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之一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迄今已办3届,去年的一届有57个国家参加。李克强总理最近主持了中国和丹麦签署 《合作摄制电影协议》,开启了我国与这个历史悠久的电影大国的合作,并且可望带动与瑞典、芬兰等北欧电影大国的合作。丹麦电影早在默片时期就驰名全球,代表作《圣女贞德受难记》被列为“影史十大巨片”之四,近期有“新丹麦银幕”创意计划之 《更好的世界》 等片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值得中国电影界借鉴成功经验。 还是在最近,在出片量等方面一向与好莱坞媲美的宝莱坞,推出了描写女子摔跤圆梦、同时鞭挞歧视女性陋习的 《摔跤吧!爸爸》,以既励志又有社会批评意义的艺术呈现,让全球观众耳目一新,也在中国创下非好莱坞外国片票房纪录。印度电影长期囿于歌舞片和打斗片类型,这次突破性地用现代表达来呈现社会题材,也触动中国影人对于摆脱好莱坞套路,不再自拘于神幻鬼怪搞笑等类型的深长思考。 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向“一带一路”国家打开窗口,吹进的是清新多元的电影风。 早在去年9、10月于南京等地举办的“影载中华情·圆梦新丝路”国际影片巡展和交流活动,就让许多专业人士和观众对印度、伊朗、古巴电影的丰富多样性和人文关怀深度印象深刻,也让中国影人深感电影之本乃是反映社会现状和本国民众生活,借此进一步反思中国电影向世界学习什么。一名参加巡展者说得好:“单一化让中国观众的审美被制约,反过来又会制约中国电影的发展。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入更广阔的世界。” 当今世界电影发展状态究竟如何?先看美国电影协会所统计的数据,去年全球票房386亿美元,比前年微增0.5%。其中,北美114亿美元,本土市场已趋饱和,如今凭借科幻、动作、灾难、魔幻等大片,特别是超级英雄(现又增添超级女英雄)电影以及续集片、前传片等最大程度地输出,牟取海外收益;亚太149亿美元,中国日本和印度分别居全球第2、3、4位;拉美28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7.6%;而欧洲、中东和非洲95亿美元,减少2.1%。在银幕数和观影人次上,中国以41179块、13.72亿超过北美,跃居全球第一。美国电影协会认为,上述业绩源自于“对影院基础设施的投资持续增长以及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不断创新”。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亚洲、拉美、金砖国家的电影业勃发。 近几年来,中国、印度、韩国等国的新兴市场经济形成,带动了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俄罗斯、巴西、日本等国电影都出现明显的本土化趋势,摄制了大量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转型期价值观的优质影片,甚至原来普遍以娱乐为第一诉求的本土商业类型片如中国的青春爱情片、印度的歌舞片、日本的动漫片和韩国的偶像电影等,都开始瞄准本国观众,用贴近性、亲和力、熟悉感来同好莱坞电影的宏大制作、“普遍价值”、“世界配方”抗衡,在新兴电影市场的票房和观影人次的增长率方面,远远超过北美市场,且还在不断提升。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强烈欲望和政府的扶持下,这些国家又都加快了“走出去”的国际化步伐。这些发展变化态势,正为世界电影的发展注入动力。 我国学者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当下世界电影业表现出全球化和本土化冲突、融合、并存的状态,但随着中国等国的新兴电影产业快速崛起,世界电影市场的权力格局竞合加速,国际化分工格局加速形成。”在如此大的整合中,我国正可以借着“一带一路”经济和文化布局,尽快构建“电影桥”,从而取得文化合作交流方面主导权和更多的话语权。 |
相关阅读:
·你可以永远相信这届年轻人 2022-02-22
·体育时评:真正无与伦比,中国交出完美答卷 2022-02-21
·一觉醒来,俄罗斯采取行动了! 2022-02-18
·人民日报推荐:自我管理的9个好习惯 2022-02-14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揭幕 2022-02-05